智通財經6月23日訊:由于全球第二大棕櫚油生產國馬來西亞仍在繼續面臨化肥和勞動力短缺的問題,該國今年下半年的棕櫚油產量似乎不太可能出現預期中的復蘇。
智通財經APP獲悉,據馬來西亞種植和商品部長Zuraida Kamaruddin上個月表示,該國今年的棕櫚油產量將從2021年的1810萬噸的五年低點反彈至2300萬至2500萬噸。但馬來西亞產業主協會主席Jeffrey Ong現在卻估計,今年的棕櫚油產量將低于1900萬噸。馬來西亞棕櫚油協會預期的產量更低,僅為1850萬至1870萬噸。
因此,低于預期的產量可能會為棕櫚油價格提供支撐。據悉,棕櫚油價格本月下跌了約四分之一,消息公布后,棕櫚油期貨價格一度上漲3.5%,截至發稿,該期貨價格上漲1.12%,至4617林吉特/噸。
據了解,油棕樹生長需要穩定的營養和礦物質。營養不良的樹木產量更少,導致采油率更低。Ong表示,一棵施肥不足的油棕樹結出的棕櫚果可能僅有15到18公斤重,而健康的油棕樹結出的果實則能達到25到30公斤重。
因此,化肥占棕櫚油生產成本的40%左右。過去一年,由于物流混亂和俄烏沖突,化肥價格飆升。盡管最近幾個月,化肥價格有所回落,但許多種植者沒能在種植季初期購買足夠的化肥,從而抑制了棕櫚油產量。
除此之外,馬來西亞政府引進更多外國種植園工人的努力進展得不夠快,不足以幫助產量復蘇。Ong還表示,勞動力短缺已惡化至約12萬人,而疫情前為3.6萬人,而該協會的成員主要是中小種植園主。
Ong還稱:“由于過去三年化肥投入不足以及勞動力短缺,油棕樹將無法充分發揮潛力,即使你有錢,你也買不到某些類型的肥料。”
據媒體最新報道,馬來西亞將于周三開始接收自重新開放邊境以來的首批印尼工人,希望以此緩解棕櫚種植園的嚴重勞動力短缺問題。據悉,馬來西亞4月份重新開放了邊境,但是由于政府審批緩慢,加上印尼和孟加拉就工人保護問題和馬來西亞的談判曠日持久,迄今尚未看到大量移民工人返回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棕櫚油協會首席執行官Nageeb Wahab認為,盡管由于棕櫚油價格上漲,較大的種植園能夠消化更高的化肥成本,但如果引進工人長時間延遲,很多種植園將難以提高產量。此外,雖然馬來西亞政府已經批準引進外國勞工,但來源國仍然存在問題,而且培訓工人也需要時間,今年下半年預期中的大豐收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