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推進轉基因大豆玉米商業化種植?農業農村部回應

    2022-07-20
    摘要:

    轉基因產業化應用試點在有序推進,對于獲得生產應用安全性證書的轉基因玉米、大豆品種,開展一定的試種試驗,目前正在有序推進。

    封面新聞

    7月20日,國新辦舉行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針對轉基因產業化發展,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在會上介紹,轉基因產業化應用試點在有序推進,對于獲得生產應用安全性證書的轉基因玉米、大豆品種,開展一定的試種試驗,目前正在有序推進。從去年的試點效果不錯,仍然嚴格按照規定和要求有序開展試點。

    20220720/4cdcebf33914f4d101fe6203ea9196a3.jpg

    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 

    曾衍德表示,轉基因技術作為一種新技術,世界各國都在加快創新,我國也建立了相應的研發體系和評價體系,培育了一批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在推進農業轉基因技術的研發過程中,按照中央要求,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

    「推進農業轉基因技術依法依規。我們按照種子法和農作物轉基因生物管理規定,制定了轉基因安全評價、品種審定、種子生產經營、植物品種命名等規章制度。」曾衍德說。

    他表示,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制定了國家級轉基因大豆、玉米品種審定標準,并在6月份發布實施。這個標準主要是在相應的非轉基因品種審定標準基礎上做加法,豐產性、抗病性等基本條件是一致的,只是增加了轉基因品種的抗蟲、耐除草劑等目標性狀的規定。同時,對研發試驗、種子生產經營等關鍵節點的監管都是很嚴格的,對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一起,嚴查一起。執法是嚴格的。

    此外,糧食安全是全球共同關注的問題,糧食安全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最重要的物質基礎,這也是當前全球最關注的問題之一。當前看,新冠肺炎疫情和地緣沖突對全球農業生產和農產品供給造成了影響,全球農業貿易體系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也更加突出。

    曾衍德表示,全力抓好國內糧食穩產保供。注重糧食生產能力提升,抓住種子耕地兩個要害,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育種創新,提升糧食產能。去年我國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483公斤,遠高于世界公認的安全標準。中國立足于自身資源,成功解決了占全球1/5人口的吃飯問題,這本身就是對保障全球糧食安全的重要貢獻。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