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農村部:將持續加大對長江流域油菜產業支持力度

    2022-07-28
    摘要:

    持續加大對長江流域油菜產業的支持力度,有序推進油菜產業科技創新,引導民間資本積極參與相關產業基金的投資和使用,為鄉村產業發展賦能助力。

    新華財經北京7月27日電 農業農村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8594號建議的答復摘要中提到,近年來,農業農村部會同財政部實施農業產業融合項目,累計安排中央財政資金13.5億元在湖北、湖南、四川、青海等長江流域省份建設以油菜為主導產業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5個、現代農業產業園7個、農業產業強鎮7個。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持續加大對長江流域油菜產業的支持力度,有序推進油菜產業科技創新,推動解決油料產業和企業發展面臨問題,引導民間資本積極參與相關產業基金的投資和使用,為鄉村產業發展賦能助力。

    農業農村部:確保油菜擴種任務落實落地落細

    中國證券報7月27日訊:農業農村部日前召開冬油菜擴種工作座談會指出,去年秋冬種以來,夏收油菜再獲豐收,單產創歷史新高,取得積極成效。根據國家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總體安排,今年繼續擴種油菜,各地力度要再加大,措施要更實,確保油菜擴種任務落實落地落細。

    專家表示,擴種油菜對穩定市場需求有積極意義。今年整體氣溫較高,有利于油菜生長,同時農業技術的不斷普及也有助于提升油菜長勢。預計冬油菜將取得不錯收成。

    擴種油菜是硬任務

    會議強調,擴種油菜有潛力,也有難度,各地要迎難而上,強化政策支持,突破制約瓶頸,優化種植模式,按照提密度和整齊度、攻機械化率和含油率、防漬澇和凍害、控菌核病和根腫病、推減肥和減藥的技術路徑,著力抓好換種、機播、密植、開溝、機收五大關鍵技術落實,依靠科技創新,挖掘油菜擴種潛力。

    會議要求,擴種油菜是硬任務,現在距秋冬種兩個月左右,各地必須提早謀劃、周密部署。要挖掘潛力落任務,提早準備打基礎,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積極釋放秋冬種擴種油菜的政策信號,做好農資調運儲備。

    夏收油菜籽實現“三增”

    今年是國家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的第一年,按照中央有關部署,各地多油并舉、多措并施,穩步提升大豆及油料產能和自給率。

    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日前介紹,今年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向好,大豆油料擴種成效明顯。夏收油菜籽實現“三增”,面積超過1億畝,單產創歷史新高,產量是6年來增加最多的一年。落實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1500多萬畝,預計大豆面積增加較多,成為今年農業生產的一個亮點。

    今年以來,中央財政繼續安排專門資金,加大對從事糧食和大豆油料種植的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支持力度,聚焦圍繞糧食和大豆油料生產,推動服務帶動型規模經營發展。為提高油料產能和自給率,今年中央每畝補貼150元,開發冬閑田里推廣水稻與冬油菜輪作模式。同時,中央財政今年安排產油大縣獎勵、綠色高質高效行動等項目資金30多億元專項支持油菜生產,有效調動了地方政府重農抓油和農民務農種油的積極性。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最新調度顯示,截至7月15日,主產區累計收購油菜籽74萬噸,同比增加32萬噸。各產區糧油加工企業采購意愿較強,產銷兩旺。此外,國家今年在西北、黃淮海、西南和長江流域等適宜地區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開展鹽堿地種植大豆示范,力爭全國大豆種植面積擴大到1.4億畝以上。

    冬油菜料迎好收成

    油菜是擴種油料潛力最大的品種。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我國將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加大耕地輪作補貼和產油大縣獎勵力度,集中支持適宜區域、重點品種、經營服務主體,在黃淮海、西北、西南地區推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在東北地區開展糧豆輪作,在黑龍江省部分地下水超采區、寒地井灌稻區推進水改旱、稻改豆試點,在長江流域開發冬閑田擴種油菜。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周密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油菜作為一種重要的油料植物,與大豆油、棕櫚油、花生油等是一種平衡關系,在當前市場供給環境下,擴種對穩定市場需求有積極意義,夏季油菜的豐收也能夠增加農民收入,對于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充分使用土地資源、實現鄉村振興起到重要作用。預計冬油菜會取得不錯收成。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翰表示,今年整體氣溫較高,有利于油菜生長,同時農業技術的不斷普及也有助于提升油菜長勢。當前冬油菜擴種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可能更多是勞動力層面的,大部分農村目前勞動力不足,機械化補充作用也不是很充分。因此,農業機械化水平仍需不斷提升。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