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
原材料漲價、消費疲軟,上半年食用油上市公司普遍增收不增利。財聯社記者多方采訪獲悉,食用油作為剛需品,疫情、消費疲軟等外部因素對總需求量影響有限,下半年關鍵點仍在原材料成本,6月中下旬以來,主要油脂價格回落,業內預計未來價格難以漲到上半年高峰值。
上半年普遍增收不增利
原料價格上漲,成為上半年擠壓食用油加工企業盈利空間的一座大山。
半年報顯示,金龍魚(300999.SZ)、京糧控股(000505.SZ)、道道全(002852.SZ)均增收不增利。上半年,以豆油、菜油、棕櫚油為代表的主要原材料快速上漲,盡管食用油企業在終端多有提價,但難以覆蓋成本上漲。
以道道全為例,上半年實現營收3.20億元,同比增長51.19%,實現歸母凈利潤-3600.21萬元,同比由盈轉虧。報告期內,公司包裝油業務毛利率下降14.81個百分點,主要外購原材料價格同比增加超過30%。
俄烏沖突及疫情等因素影響下,上半年主要油脂油料價格持續高位。上海鋼聯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國內油廠一級豆油現貨均價參考11290元/噸,同比增長21.15%;全國24度棕櫚油現貨均價11288元/噸,較年初上漲14.25%,5月底高點曾達到16178元/噸;全國主產區凈菜籽均價為7020元/噸,同比漲幅18%,上半年菜油創下歷史最高價14597元/噸。
此外,多地疫情散發也形成擾動。西王食品(000639.SZ)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4.23%,植物油業務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73%。公司表示,3月份各地疫情加劇,物流運輸不暢,對公司產品的銷售造成不利影響。金龍魚中報也稱,國內多地突發疫情,物流受阻、人員短缺、供應鏈不穩定等諸多因素給企業經營帶來壓力。
需求疲軟影響有限 下半年仍看原材料價格
展望下半年,業內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對企業而言,關鍵的仍在于原材料價格能否下降。“事實上疫情對于糧油行業的影響不算特別大,特別是小包裝,但終端價格是不會隨便變動的。作為民生行業,食用油終端售價也會受到管控。”
金龍魚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短期來看,公司業務確實受到整體經濟大環境疲軟的影響,但長遠來看仍持樂觀態度。
樂觀的態度表現之一是業內仍在發力高端品。如金龍魚針對年輕消費群體,與山姆推出輕怡中長鏈脂肪酸(MLCT)食用油以及多種稻米油升級產品,道道全則推出高油酸菜籽油、東方山茶油等新產品。
成本方面,6月中下旬以來,主要油脂油料價格已出現回落。
前述金龍魚負責人告訴財聯社記者,美元加息以及農產品價格大漲,加上經濟不景氣等原因導致需求下滑,預估價格未來很難再漲到幾個月前的高峰,但從成本來看,原材料的價格很難預測。
菜油方面,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菜油分析師李瑩鈺告訴財聯社記者,目前5-9月菜籽進口不積極,未來預計11月后,菜籽將有大量到港,彼時菜豆價差或將進一步走縮,菜油消費或將好轉,價格上從長期來看菜油將呈現近強遠弱格局。
東方證券研報指出,根據USAD7月供需報告,22/23年度全球大豆產量同比增加11%,增產背景下,6月底以來國際大豆價格高位回落,預計未來大豆價格中樞或將進一步下移,帶動企業包裝油業務利潤改善。5月下旬以來印尼政府宣布解除棕櫚油出口禁令,疊加馬來西亞進入增產季且勞工問題有望改善,棕櫚油價格明顯下跌,未來國際棕櫚油供需格局將得到改善,棕櫚油價格或將進一步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