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信期貨研究
01 油脂庫存推演
1)預計菜油庫存累庫至30萬噸以上(2022/12-2023/1)
2)預計豆油庫存累庫至100萬噸以上
3)預計棕櫚油庫存保持高位去化狀態,1月庫存50萬噸
4)預估23年1月底,國內三大油脂總庫存超200萬噸,比現在增加40萬噸。(未剔除菜油還儲量)
02 菜油庫存推演
03 菜油消費與庫存
1)1月之前菜籽預估到港22條船,加上直接進口毛油26萬噸,1月底預估菜油庫存是39萬噸,如果還儲備20萬噸,那1月社會庫存也不到20萬噸。這也是資金搶跑2303,05合約的原因。
2)現在菜油01供應最大的阻礙是歸還中央儲備和地方儲備油,根據與產業人士交流,預估總量有30萬噸,年前還20萬噸。
3)時間上,進廠慢。由于菜籽壓榨線長期閑置,調試也出了些問題。廣西防城大海的大榨線開機后出了故障,20天時斷時續。
04 澳洲菜籽進口有所恢復
由于中澳關系問題,中國過去8年每年從澳洲進口菜籽不超過4萬噸/年,根據產業人士交流證實,11月5日有卡薩姆型船(8.6WT)進行澳大利亞菜籽裝運。說明中澳貿易實質上有所恢復。
05 棕櫚油庫存推演
06 豆油庫存推演
10月社零消費當月同比下降0.5%,比上月下降3個百分點,餐飲消費當月同比下降8.1%,較上月下降6.4個百分點。餐飲消費的三年復合繼續下探,比上月下滑1.3個百分點。從商品和餐飲消費的對比來看,疫情對餐飲的沖擊顯著更大。整體上,10月消費的大幅同比下滑,最為主要的仍是疫情沖擊的結果,疫情對消費的場景、意愿和能力和約束一直存在,在疫情形勢惡化的時候有所增強。當前11月疫情形勢并未緩解,或對消費的形成進一步壓制。
07 三大油脂庫存
08 結論:寬松而非過剩
1)從庫存結構上看,國內棕櫚油已完成補庫,后期需要關注馬來降雨量對于季節性減產的影響,但在馬來和中國、印度高庫存的狀態下,減產對于價格的正向刺激要打折扣。
2)菜油已完成在途補庫,庫存的增加依賴于菜籽到港和壓榨進度,長期來看,菜籽供應增加是確定的,不確定的是短期還儲的量導致近月庫存緊張,驅動1-3和1-5月間價差的正向波動。
3)豆油長期還是依賴進口大豆成本的變化,如果大豆價格走低,國內進口大豆壓榨利潤轉正,驅動遠期大豆采購增加,國內豆油價格則承壓,但從總量來說,1 月前供應總量僅能滿足寬松而非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