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
雖然進口棕櫚油不斷到港,港口庫存迅速增加,但冬季來臨季節性需求下降。在供增需降的背景下,棕櫚油期現價格穩中回落。展望后市,棕櫚油進入減產周期,庫存下降有望支撐期價,但國內需求不振,棕櫚油期貨維持低位振蕩的概率較大。
主產國進入減產期
我國棕櫚油供應依賴進口,主產國價格走勢對國內價格有著決定性影響。受國際原油價格下跌以及美聯儲可能繼續大幅加息的影響,馬來西亞棕櫚油期價遇阻回落,走出9月底反彈以來的最大一波跌幅。不過,后期隨著馬來西亞、印尼棕櫚油進入減產周期,外盤棕櫚油有望止跌。
近期,降雨較多影響棕櫚果的采摘和質量,加之勞工依舊不足,使得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低于預期。據南部半島棕櫚油壓榨商協會統計,11月1—2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環比減少12.39%,油棕鮮果串單產較上月同期下降12.18%,出油率下降0.04個百分點。相比之下,出口卻較為旺盛。據馬來西亞獨立檢驗機構AmSpec預測,11月1—2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量為92.18萬噸,高于10月同期的89.55萬噸,環比增加2.94%。這可能造成11月底棕櫚油庫存出現下降。
與此同時,另一個棕櫚油主產國印尼也有利多因素。隨著出口量增加,印尼棕櫚油庫存不斷下降。印尼棕櫚油協會發布的報告顯示,印尼9月棕櫚油出口量為318萬噸,庫存降至403萬噸,環比下降1萬噸。另外,印尼上調11月下半月的毛棕櫚油參考價至826.58美元/噸,出口關稅也相應提高至33美元/噸,由于參考價高于800美元/噸,將觸發85美元/噸出口費,后續印尼出口步伐或減緩。
國內市場供增需降
從供應端來看,隨著棕櫚油進口利潤邊際改善,近幾個月棕櫚油進口增加明顯。相比之下,下游需求持續不振,棕櫚油成交和提貨較差,使得沿海地區棕櫚油庫存不斷走高。數據顯示,7月以后,棕櫚油進口量迅速增加。其中,9月棕櫚油進口量為61.14萬噸,創出近兩年來單月高點;10月雖略有減少,但也達到48.36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33.53%。此外,隨著進口棕櫚油不斷到港,沿海地區棕櫚油庫存累積加快。截至11月21日(第46周),全國重點地區棕櫚油商業庫存約為87.78萬噸,較前一周增加10.81萬噸,增幅14.04%,為近3年來同期最高水平。
從需求端來看,隨著氣溫下降,熔點較高的棕櫚油消費進入傳統淡季。下游成交情況隨著價格波動變化較大。據監測,11月,全國重點地區油廠第一周累計成交3732噸,周環比減少18868噸;第二周累計成交16480噸,周環比增加12748噸,但均處于歷史偏低水平。后期隨著氣溫進一步下降,除部分食品加工廠剛需外,中包裝和小包裝油需求將停滯,沿海地區棕櫚油庫存有繼續累積的可能。
不過,由于主產國拒絕增產,國際原油價格很難出現持續性下跌行情,生物柴油概念支撐馬來西亞棕櫚油隨原油價格見底反彈。同時,馬來西亞棕櫚油進入減產周期、南美大豆播種延遲、生長期面臨天氣等不確定因素,使得油脂油料市場仍有豐富的炒作題材,這將限制大連棕櫚油期貨進一步走低,短期維持弱勢振蕩概率較大。(作者單位:金期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