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食品部官員周三表示,由于全球價格下跌,國內油籽作物產量有望豐收,未來幾個月印度食用油價格可能會進一步走軟。
官方數據顯示,11月22日棕櫚油運抵印度的到岸價格降到910美元/噸,同比下降37%。不過同期毛豆油和葵花籽油的到岸成本僅僅略微下降5%,分別為1310美元/噸和1330美元/噸。
這位官員在一次簡報會上說,未來一個月左右將會看到食用油價格走軟。
印度通過進口滿足其每年2400到2500萬噸食用油消費的58%,每年進口量約為1400萬噸,其中約800萬噸棕櫚油從印尼和馬來西亞進口,其他食用油,如豆油和葵花籽油,則來自阿根廷、巴西、烏克蘭和俄羅斯。
印度政府已經取消了毛棕櫚油、毛豆油和毛葵花籽油的進口稅。但是考慮到5%的農業稅和10%的社會福利稅,這三種毛植物油的實際關稅為5.5%。
周二,芥菜籽油零售價格為每升170盧比,比去年同期下跌9%。芥菜籽占到印度油籽產量的40%以上。同期花生油和豆油的零售價格分別比去年同期上漲約9%和2.5%,達到191盧比/升和155盧比/升。
本年度迄今,芥菜籽和花生等油料作物播種面積為590萬公頃,同比增加13%。
印度公布的通脹數據顯示,10月份食用油脂價格類別出現2.15%的負通脹,主要因為自5月份以來國內食用油價格下跌。10月份芥菜籽油價格下跌9.95%。精煉油(葵花籽、豆油和棕櫚油)的通貨膨脹率為負0.74%,因為全球價格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