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鋼鐵網
豆油因南美巴西以及阿根廷大豆種植的不確定性,以及美豆因水位下降或是對于中國疫情下游需求預期的減弱,出口遲滯是前期支撐國內豆類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但隨著巴西大豆種植的不斷推進,以及美豆集中到港時間的逐步臨近,利多因素逐步弱化,豆油基差價格在缺乏持續利多支撐下開始回落。但現階段國內因新冠疫情等影響,下游需求也未有改觀,基差逐步偏弱。
棕櫚油進入減產季,馬來西亞棕櫚油協會(MPOA)的數據顯示,11月1-2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較10月1-20日減少6.44%。其中馬來西亞半島的產量環比降低10.37%,東馬來西亞的產量環比提高0.60%,沙巴的產量環比提高0.01%;沙撈越的產量環比提高2.50%。
馬棕BMD止跌反彈,主要受產量數據下行及出口數據向好影響,另外,市場傳言印尼調整DMO政策,也對盤面起到推動作用。而GAPKI數據來看,隨著印尼庫存回落至正常區間,印尼供需對市場的擾動也將較前期減弱。國內方面,連盤棕櫚油跟隨外盤上漲,現貨基差較為堅挺,各區域間價差走擴。國內庫存持續累庫,11月船陸續到港,國內供應壓力依舊。
菜油方面,USDA連續四次上調全球新作菜籽產量,11月報告中歐盟、澳大利亞菜籽產量分別調高35萬噸和66萬噸,全球菜籽處于供應增加態勢,因此相對于南美大豆產量變數以及棕櫚油的減產周期,全球菜籽供應增加確定性更強。
菜油因國內菜籽壓榨起量,基差快速下跌。本周多頭資金撤離,盤面下跌較為明顯,鄭油突破支撐位后迅速下跌,隨著未來供應與其寬松,菜油仍呈現近強遠弱的態勢。本周全國菜油庫存呈現增庫態勢。后市需關注國內四季度菜油還儲、買船到港及加籽榨利情況,預計菜油短期內易跌難漲。
綜上所述,三大油脂因各自基本面不同走勢分化,預計短期棕櫚油偏強,豆油偏弱震蕩,菜油偏弱,但十二月美聯儲加息在即,仍有不確定性因素,建議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