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與外圍因素交織,棕櫚油何去何從?

    2022-11-29
    摘要:

    短期棕櫚油大概率區間運行,高拋低吸參與;若原油進一步下行,棕櫚油不排除跟盤回測前低。

    美爾雅期貨 

    十一節后至今,美豆在北美收獲、北美出口、南美種植等多因素影響下區間運行;美豆油受生柴預期及8-9月美豆壓榨水平較低帶動下升至近5個月高位,后受原油回落拖累回吐大部分漲幅;連豆棕油及馬棕走勢頗為一致,重返節前震蕩區間,且承壓于區間上沿。

    美聯儲11月FOMC貨幣政策會議紀要公布,在美國CPI連續幾個月回落及美聯儲連續4次大幅度加息75個基點后,大多數官員認為應放緩加息步伐;不過目前美通脹仍在較高水平,且美聯儲在通脹和就業之間權衡,短期宏觀政策的不確定性仍施壓大宗商品市場。

    近期原油市場波瀾起伏,在G7集團公布俄油價格上限水平的檔口,盡管OPEC+增產50萬桶/日的消息被中東主產國快速否認,仍造成原油價格重心大幅下移至年初以來低位;而G7集團對俄油價格上限及俄羅斯可能采取反制措施將是原油能否有效破位的關鍵;加之市場對俄烏局勢及部分國家疫情反復引發的需求擔憂,短期原油價格仍承壓。原油價格回落使得生柴利潤大幅收縮,POGO從此前的-400至-300美元/噸回升至-150美元/噸附近,對于印尼來說,B40的實施時間和力度或不及預期。

    于大豆而言,美豆基本定產,市場焦點在北美出口和南美種植。當前,美豆出口形勢較好,且原料充足下大豆壓榨需求大幅回升;南美大豆種植持續推進,但干旱仍制約生長環境及產量前景。整體上看豆系暫無強有力的方向指引,CBOT大豆整體于1370-1480美分/蒲區間運行。

    東南亞進入雨季,印尼及馬來降雨量均顯著增多,11月至次年2月印馬常規減產季,且高頻數據顯示11月馬棕減產,而拉尼娜氣候加劇減產幅度。不過短期棕油產地仍是政策、產量及出口多因素并存的局面,后續或有政策專向供需主導。印尼政策貫穿2022年油脂市場,DMO、出口許可證、豁免出口專項稅等,不過一系列措施也取得顯著成果,印尼棕櫚油出口恢復,ITS數據顯示10月出口量或在500萬噸以上,當然去庫效果明顯,截止9月底,印尼棕櫚油庫存降至常規水平400萬噸。這也給了印尼在11月后半月恢復出口專項稅征收的底氣;當然該政策的實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印尼棕櫚油出口額度,后續全球進口需求或向馬來轉移。

    不過中印等主消國進口預期并不太樂觀,印度國內植物油渠道庫存較高,國內供給相對寬裕,且11月16日印度再次調高毛棕、毛豆及精煉棕櫚油進口基礎價格;中國未來幾個月船期的進口利潤再度降至-300元/噸,買船積極性不高。因此,未來1-2個月東南亞產量下滑及出口回落,印尼棕櫚油庫存預計11月后再度下滑空間不大,而馬來棕櫚油庫存或在10-11月見頂。

    國內而言,2-3季度棕櫚油進口利潤窗口打開加之當時國內庫存較低,買船激增,7月起到港量一改上半年的低迷狀態,9月食用棕櫚油進口量更是高達60萬噸,預計11月仍有45-50萬噸到港;進口大量到港,而終端消費始終無太大亮點,使得國內棕櫚油自年中開始累庫,尤其8月初至今庫存增幅已高達60多萬噸,目前國內90萬噸的庫存已改變此前的供需格局。而后續面臨春節備貨與疫情反復及溫度降低拉鋸,加之其他油脂影響,棕櫚油整體消費水平或打折;短期棕櫚油繼續累庫不過受后續進口到港降低拖累累庫進度放緩,但整體庫存壓力將繼續釋放,基差走低。

    盡管美聯儲釋放加息步伐放緩信號,但原油市場風波不斷,油價重心持續下移亦拖累相關生物柴油及油脂板塊;CBOT大豆暫無強有力的方向性指引,但東南亞棕油產量、出口及相關政策多有變動,加之國內棕櫚油供應寬松且疫情反復削弱節日消費預期,短期棕櫚油大概率區間運行,高拋低吸參與;若原油進一步下行,棕櫚油不排除跟盤回測前低。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