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近日,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的中央儲備糧秦皇島直屬庫有限公司海港糧食儲備基地項目二期全面封頂,700余名工人正在進行各工種的施工,現場緊張而有序。
中儲糧海港糧儲基地項目總占地550畝,總投資22億元。作為主要用于進口大豆存儲的倉儲設施,項目建成后,在承擔保障國家糧食戰略安全任務的同時,也能帶動周邊地區相關行業發展。“中儲糧海港糧儲基地項目是國家‘六保’保糧食能源安全的重點工程項目,也是秦皇島市打造千億級糧油加工產業園區的主要建設項目。”中儲糧海港糧儲基地項目主管潘偉介紹,項目按照前港、中倉、后廠戰略布局,計劃建設90座儲備倉,總倉容81萬噸。目前一期共建成大直徑筒倉20個,筒倉直徑達32米,為國內目前在建最大的糧倉筒倉。項目中采用的“高精度磁致伸縮的傳感器”技術,更是在行業內首次嘗試。
中央儲備糧秦皇島直屬庫有限公司海港糧食儲備基地項目建設施工現場。
中儲糧海港糧儲基地項目是海港區延伸糧油產業鏈條的重要上游項目,為有效打通儲備和加工上下游環節,助推臨港產業結構調整,海港區突出頂層設計,引進一批具有補鏈強鏈作用的重點產業項目。其中,啟浩年產100萬噸酶解蛋白項目也于近日竣工,正在進行設備調試。該項目屬于糧油產業鏈下游,投資3.5億元,項目運營后,年預計可生產大豆酶解蛋白100萬噸。“我們這項技術以豆粕為原料,運用生物工程技術進行轉化處理,酶解生產出適應幼齡動物消化生理特性的優質蛋白。”啟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魏長浩介紹,目前原料都是從海港區的本地企業購入,非常方便,也節約了成本。項目前景非常好,正式投產后預計每年將創造20億左右的產值。
秦皇島中港國際冷鏈物流農產品交易中心二期項目施工現場。
從存儲到加工,新的龍頭企業落地,虹吸效應明顯,久昌物流飼料原料中轉基地項目、智能自動化糧機設備生產線項目等一批上下游產業鏈或供應鏈關聯項目在周邊區域集聚,加之金海糧油、華潤雪花等海港區老牌糧油食品加工企業加持,海港區逐步實現了糧油產業鏈式發展,區域品牌效應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近年來,海港區利用港口區位優勢,大力發展臨港產業,除了糧油產業,臨港物流產業也快速崛起。
秦皇島中港國際冷鏈物流農產品交易中心一期項目。
11月初,秦皇島中港國際冷鏈物流農產品交易中心二期項目主體施工全部封頂。中港國際冷鏈物流農產品交易中心項目總投資17億元,總建筑規模達23萬平方米,主要有智慧冷鏈物流中心、綜合交易區、城市集配中心、體驗街區、綜合服務中心及生活配套區六大板塊。建成后,對促進秦皇島農產品商貿流通業跨越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新市場距秦皇島東高速口僅2公里,區位優勢明顯,依托本市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絡,打通農產品進出東北、華北各城市的供應渠道,讓秦皇島農產品進入全國千家萬戶的同時,也能讓更多新鮮、優質的農產品進入海港區中轉,高效穩定地保障區域內農產品供應。”項目副總經理王立勛介紹,目前已有1000多戶農產品經銷者簽訂了入駐意向。
據了解,今年年底,中港國際冷鏈物流農產品交易中心正式運營后,入駐商家可達1500家以上,直接帶動5000人以上就業,預計2023年交易額達到50億元以上,3年內交易額突破百億元。從“買全市,賣全市”到“買全國,賣全國”,中港國際冷鏈物流農產品交易中心將推動整個秦皇島市農副產品行業全面升級發展。
目前,海港區已集聚了冀盛物流、興龍物流、中昊物流等眾多物流企業,總投資5.2億元的秦皇島冀航倉儲物流有限公司綜合性智能倉儲物流項目等一批在建項目也在穩步推進,建成后將加速海港區臨港物流產業提檔升級。
啟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實施大項目、建設大基地、發展大產業。近年來,海港區秉承港產城融合發展的理念,不斷尋求港口轉型和區域發展的契合點,強化腹地支撐功能和港產互動效應,推動東部臨港、道南片區深度開發,實施民族路南延伸工程,打通向海通道,實現城區與港口互聯互通;實施片區路網工程,同步完善水、電、氣、暖等配套設施;優化資源配置,豐富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服務供給,滿足港口周邊未來發展需求,推動港城互動、產城互興、港產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