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el農產品
今年的花生市場,到處充斥著“大幅減產”的聲音,導致花生上市始末價格都被抬至高位。行情低迷時,有“減產”聲音來托底,行情高漲時,也有“減產”力量來加持。然而最近,市場上其他影響花生后市的關鍵因素正在暗流涌動,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近期市場表現——旺季不旺
12月份,花生現貨方面呈現明顯疲軟。雖然有減產的大背景在,但是12月份的下游市場卻表現出“旺季不旺”的特征,制約了花生行情上漲。油廠普遍采用穩健的收購政策,食品廠在收購方面更是像“擠牙膏”一樣,十分謹慎,備貨建倉意愿不強,囤貨少于預期。而即使在這種情況下,農戶惜售心理卻仍然明顯,整體上貨量比較有限,無非是因為庫存壓力不大,加之對年前價格仍有一定期望。而貿易商則心態普遍求穩,保持安全庫存運行情況居多,花生行情呈現僵持局面。
供需博弈明顯 抑制行情上行
根據往年情況來看,11月底至12月份應該處于油廠對原料的需求旺季,但11月底通貨花生已到達10500-10700元/噸的高價,油廠提價收購意愿不大,加之當時新冠疫情對交通限制的影響,部分油廠到貨量較少,影響正常開機,導致花生走貨略顯遲緩。經過一段時間的僵持后,不難發現除規模油廠以外,很難有其他渠道能夠有效消化油料花生,從而導致近期油廠報價在無變化的情況下,到貨量有所恢復,抑制了花生價格的上行。
油粕雙弱 油廠需綜合考慮
目前新冠疫情尚存,節日走動減少較大程度的抑制了花生油的消費,散油工廠更是面臨著較大壓力。從價格反映來看,散油由11月的17700元/噸,降至現階段的17100元/噸,跌幅達到3.39%,銷區市場表現平平,再疊加國內大宗油脂供應量逐步增加,行情弱勢,難以支撐花生油價格。受油脂行情的影響,花生進口毛油的價格由17000元/噸左右的價格跌至15000元/噸左右,跌幅較高的情況下,部分油廠為降低成本,或將選擇采購進口毛油進行加工。花生粕方面,國內進口大豆量供應逐步增加,豆油加工企業開機率穩步增長,豆粕拖累花生粕一路下行,由11月的5800元/噸下跌至現在的5050元/噸,跌幅達到12.93%。油廠目前面臨形勢不容樂觀。
進口花生情況尚存不確定性
今年塞內加爾、蘇丹的花生處于增產狀態,且花生質量略好于去年,部分訂單價格在10200元/噸左右,前兩日蘇丹游行活動引發大家對進口花生的擔憂,但具體對市場的反映如何,目前仍存在不確定性。
其實在最初上市時期,花生價格抬升幅度較高,就可以預見到市場的壓力在明顯后移,目前市場后期乏力的確有所凸顯。畢竟10800元/噸的高價已經到了油廠能接受的較高程度,加之目前油粕雙弱,壓榨利潤負增長的情況下,油廠抬價收購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筆者認為,短期內花生價格仍有小幅下行空間。但是目前主力油廠仍在繼續收購,不排除本月底陸續開機集中壓榨的可能,加之春節臨近,行情仍有回暖希望,Mysteel農產品將及時對后市進行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