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大豆市場“中國聲音”將更加響亮

    2022-12-21
    摘要:

    大商所黃大豆1號等期貨和期權于12月26日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交易,全面體現國產大豆優質優價,將大豆中國標準的影響力擴展到國際市場。

    期貨日報

    12月9日,中國證監會確定大商所黃大豆1號(簡稱豆一)等期貨和期權為境內特定品種,于12月26日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交易。這意味著大豆系列期貨和期權品種將成為我國期貨市場首個以特定品種方式實現全系對外開放的品種板塊。

    特別值得市場重視的是,這將有助于提升“中國大豆價格”的全球影響力。一方面,將全面體現國產大豆優質優價,將大豆中國標準的影響力擴展到國際市場。另一方面,將為全球大豆產業主體提供風險管理工具,引導國際非轉基因大豆用中國期貨價格進行基差定價和貿易。同時,將全方位服務我國大豆進口來源多元化和國家糧油安全戰略。

    產業特色鮮明  對外開放基礎扎實

    “多年來,我們工廠每年都要從東北地區采購20萬噸左右的大豆,一方面用作生產原料,另一方面用作貿易商品流通。由于這些大豆品質優良,生產出來的豆油與豆粕根本不愁銷,其中壓榨出來的豆油主要用作小包裝濃香油原料,豆粕則出售給食品廠生產高檔醬油與食品,或出口到國際市場。”江蘇省宜興市一家大豆加工廠負責人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喜聞大豆系列期貨和期權品種被確定為境內特定品種,這是一件大好事。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與消費國,大豆期貨品種也逐漸成熟,具備了為全球參與者服務的條件,全球大豆產業將因此受益。

    黑龍江省大豆協會會長唐啟軍表示,我國大豆產業發展格局具有鮮明的特點,這是中國大豆當前及未來在全球大豆市場獨樹一幟的基礎。一方面,市場需求可開發空間巨大。伴隨著國內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大豆需求快速增加,產需缺口長期存在。為降低大豆進口依存度,我國出臺了大豆振興計劃,尤其是今年明確提出“穩口糧、穩玉米、擴大豆、擴油料”目標,我國大豆產業發展步入新的發展階段。今年我國大豆增產幅度較大,總產量在2000萬噸以上。另一方面,國產大豆產區集中,機械化、規模化、良種化程度較高,近年來單產和品質均在穩步提升,與其他主產國相比優勢較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價格形成機制的完善,我國大豆產業發展已完全市場化,定價與流通也高度“期貨化”。唐啟軍告訴記者,豆一期貨上市時間早、運行成熟,產業企業參與套期保值比例不斷提升、期貨與現貨聯動性緊密、套期保值效率不斷提高等,對引入境外交易者有較大吸引力。與此同時,我國大豆擴產政策具有連續性和完整性,在產業規模不斷增長的背景下,期貨市場規模會進一步得到擴展,將為引入境外交易者提供充足的市場流動性。

    “特別是2018年調整豆一期貨交割質量標準和基準交割地后,豆一期貨價格已經能夠反映東北主產區主流蛋白豆的價格,開始呈現出相對獨立的市場運行態勢,并向全球市場傳遞信息,具備了為全球參與者提供非轉基因大豆定價和風險管理服務的基礎。”唐啟軍說。

    記者還了解到,今年8月份上市的豆一期權市場規模也明顯增長。據統計,11月份豆一期權日均成交量和持倉量分別為2.55萬手和5.26萬手,分別較上市之初的8月份增長241%和274%。其間,包括冀糧集團、集團等在內的多家產業企業參與了豆一期權交易。

    “綜合來看,中國大豆產業有著獨一無二的優勢和巨大的精細化發展潛力,豆一期貨和期權引入境外交易者的市場基礎較為良好,最終必然會贏得眾多國際投資者的關注。”唐啟軍對此信心滿滿。

    服務進口來源多元化  助力保障國家糧油安全

    記者了解到,當前很多大豆主產國越來越重視非轉基因大豆的種植與流通。例如俄羅斯農業部發布的“俄羅斯農業2030年發展戰略”提出,將俄羅斯大豆種植面積提升至500萬公頃,按此計算,該國未來的大豆產量將從目前的超300萬噸增至近600萬噸。

    相應地,近幾年我國也在積極尋求國際合作,提高農產品領域的國際往來,通過推動多元化進口布局提高我國大豆進口抗風險能力。目前,我國已從美國、俄羅斯、加拿大、貝寧、烏克蘭、坦桑尼亞和埃塞俄比亞等國家進口非轉基因大豆。九三、中糧等企業已經在境外開展相關大豆種植或貿易,成為我國蛋白豆供給的重要補充。

    唐啟軍表示,在較長時間內,我國大豆主要依靠進口的格局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但會推動更多的非轉基因大豆進口。在豆一期貨、期權市場對外開放后,國產大豆市場依然會保持穩定,同時更有利于我國大豆進口來源的多元化。

    一方面,以期貨“走出去”服務于農業“走出去”。全球非轉基因大豆現貨市場與我國期貨市場得以建立起聯系,將期貨服務功能延伸到境外,滿足在外經營大豆種植和貿易的中國企業不斷增加的風險管理需求,并有利于盡快培育一批跨國農業企業集團,提高農業對外合作水平。

    另一方面,在目前全球尚無其他以非轉基因大豆為標的的期貨品種、相關國際貿易缺少權威定價基準的背景下,豆一期貨引入境外交易者,有利于吸引相關境外企業利用我國大豆期貨市場定價和管理風險,并借此逐步了解、熟悉我國大豆產業,進而吸引他們在華展業。

    “在這一過程中,豆一期貨還將為中國非轉基因大豆進口貿易提供更為科學、準確的價格標準,這個公允的價格也能更好地反映全球市場供需格局的變化,起到引導農民種植優質大豆、增加種植收益,以及引導加工企業分級合理使用大豆資源的效果。這些機制將共同服務我國大豆產業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助力實現進口來源多元化、保障國家糧油安全。”唐啟軍補充說。

    記者還從產業人士獲悉,目前國際非轉基因大豆貿易仍以“一口價”的定價形式為主。豆一期貨引入境外交易者后,可以為相關大豆貿易提供定價基準,推廣基于我國大豆期貨價格的基差定價模式。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