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防疫政策調整對油脂需求的影響

    2022-12-25
    摘要:

    隨著國內防疫政策放松及油脂供應恢復,預期2023年的包括豆油在內的油脂需求有望取得一定程度的恢復。預計至少在明年1季度前餐飲油脂需求難有太好起色。

    來源:中信建投油脂年報

    國慶后國內新冠疫情呈現多點散發的狀態,并在11月后形勢急轉直下,包括鄭州、北京、廣州、重慶等在內的多個大中型城市接連遭遇新增病例激增,這令國內面臨空前的防疫壓力。在“動態清零”政策的指引下,多地采取大規模靜默等較為嚴格的封控手段,對居民活動半徑及商品、服務需求形成了較大沖擊,國內一度遭遇股債匯及商品的下挫,令原本就偏悲觀的經濟增長預期進一步轉差。

    在此背景下,國家連接于11月18日、12月7日出臺“防疫二十條”和“新十條”防疫新政,連續大幅放松防疫要求。在廣州、北京等城市的示范效應下,全國各地也陸續放松了防疫政策。根據“新十條”防疫新政,當前除了養老院、福利院、醫療機構、托幼機構、中小學等特殊場所之外,不再查驗核酸陰性證明及健康碼,不再對跨地區流動人員查驗核酸陰性證明和健康碼,也不再開展落地檢,在本質上已與完全放開無異。

    1、海外防疫政策放松對居民消費的影響

    通過參考海外市場表現,我們或能獲得一些防疫政策放松后的居民消費及商品需求恢復思路。參考與中國習慣更為接近的中國臺灣和新加坡情況,從社零數據來看,當防疫政策從最嚴水平開始放松,消費大概率將經歷一個復蘇進程,但完全放開之后,消費并不能持續轉好,大多走平。

    此外,防疫政策放松之后,社交消費(餐飲、旅游、電影等)雖在全面放開的最后階段穩步轉強,但中短期有走弱的可能。放開期間若出現疫情脈沖,線下消費復蘇進程可能受阻;若形成新增死亡脈沖,社交消費或將受挫。新加坡在全面放開期間,因疫情脈沖不強,社交消費恢復較好;但臺灣在放開前后經歷了跨度較長的疫情脈沖,起初社交消費短暫恢復后反向轉弱,在度過了疫情峰值后,社交消費才逐漸復蘇,但由于疫情尚未完全消退,社交消費僅回到嚴格防控期的均值水平。

    參考海外市場經驗來看,對于餐飲這類依賴聚集性場景的消費來說,考慮到國內人口眾多及疫情發展形勢復雜,我們難以給予其快速復蘇的預期。相應的,餐飲油脂需求在短期市場情緒提振一輪補庫后,中短期或再度面臨一定壓力,需求拐點何時到來、恢復幅度能有多大,將取決于后續疫情發展形勢及民眾的行為應對。

    2、放松防疫對油脂需求的影響路徑分析

    在“防疫二十條”出臺之前,餐飲油脂需求受到封控較大的沖擊,餐飲占比較高的豆油需求首當其沖,周度提貨量持續徘徊于30萬噸左右的偏低水平,現貨市場成交也較為萎靡。隨著近期國內防疫政策連續大幅放松,需求恢復預期下豆油成交一度迎來放量,豆油提貨量也出現一定恢復性增長。然而,伴隨著感染人數快速攀升及居民恐慌情緒增長,餐飲豆油需求出現增長后勁不足的問題,這導致豆油現貨市場高成交未能持續太久。

    從直覺來看,防疫政策的放松首先引致居民活動半徑的重新擴大,利好餐飲油脂需求的反彈。盡管在放開的初始階段,居民對于外出頻率和集體出行的安全性還有顧慮,但這對于線下消費是從0到1的變化,因而我們有看到油脂一度在樂觀預期下出現底部反彈,市場情緒也有所好轉。

    然而,潛在消費人群的恢復只是前提條件之一,消費場景的恢復、居民消費意愿和有效需求仍待進一步討論。近3年疫情的大環境對居民收入和收入預期產生了不利影響,在此情形下,居民的餐飲消費意愿和有效需求增長可能是不足的。此外,對于餐飲這類具有聚集性場景的需求來說,在防疫政策放開的初期,伴隨著感染人數的快速上升,或難看到持續大幅修復的動能,這將制約中短期油脂需求及價格的反彈空間。而對于長期的餐飲油脂需求恢復節奏,我們預期將這取決于疫情發展形勢和民眾應對行為,存在三種可能的情景:

    1)樂觀情景下,新冠病毒致病性持續減弱,疫情逐步消退,對餐飲消費場景的約束完全放開,居民收入回升提振其消費意愿和有效需求,餐飲油脂需求隨經濟快速回疫情前水平重回正軌。

    2)中性情景下,人員流動加快引發的感染上升在可控范圍,但餐飲油脂需求恢復需要一個過程,壓力仍將持續一段時間,直至疫情逐漸消退,以及疫情對居民收入及身心健康的沖擊逐步減退。從節奏上看,疫情首輪感染高峰期可能出現在2023年一季度,在二季度得到基本控制,餐飲油脂需求將有望在此期間迎來拐點,但缺乏報復性消費的動能,需求僅是恢復性增長。

    3)風險情景下,短期疫情大幅反彈,超過了經濟社會的承受能力,引發醫療資源緊張、居民避險情緒上升等問題,可能導致餐飲油脂需求在較長時間的萎靡不振,但此種情形出現的概率較低。

    3、放松防疫后油脂需求恢復仍有不確定性

    今年上半年及下半年國內部分地區均經歷了大規模的封控,油脂的餐飲需求受到了較大沖擊。根據我們的預估,2022年的豆油表觀消費量或僅1666萬噸,較去年的1850萬噸大降近200萬噸。此外,棕櫚油及菜油的表觀消費亦面臨不同程度的下滑。雖然2021年的豆油表現消費較高與收儲有些關系,實際需求的下滑程度并沒有那么大,且今年油脂的整體需求下滑與海外市場供應大降、價格高企也不無關聯,并不能全部歸咎于疫情沖擊,但疫情仍是不容忽視的原因。

    隨著國內防疫政策放松及油脂供應恢復,我們預期2023年的包括豆油在內的油脂需求有望取得一定程度的恢復。但根據上文的分析來看,餐飲作為社交消費的一類,其恢復程度通常在完全放開的最后階段轉強,放開后的中短期表現甚至有走弱的可能。由于國內疫情發展形勢暫不明朗,這將導致油脂需求恢復的幅度及節奏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取決于疫情發展形勢及民眾應對行為,三種可能存在的情景將對應不同的需求恢復節奏。從目前感染數快速攀升及死亡病例增加的情況來看,我們預計中性情景出現的概率較高,預計至少在明年1季度前餐飲油脂需求難有太好起色,但更長期還需繼續跟蹤疫情發展形勢。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