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根廷干旱或導致大豆、玉米減產25%

    2023-01-11
    摘要:

    阿根廷是全球第三大大豆和玉米出口國,也是小麥主要供應國,但從5月開始困擾阿根廷核心農業地區的干旱正在威脅產量,并推遲種植。

    1月11日消息,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周三表示,如果阿根廷農業地區持續干旱,對該國2022/23年度大豆和玉米產量預估的下調幅度可能高達25%。

    阿根廷是全球第三大大豆和玉米出口國,也是小麥主要供應國,但從5月開始困擾阿根廷核心農業地區的干旱正在威脅產量,并推遲種植。

    該交易所目前預測,如果繼續干旱,最壞的情況是今年大豆產量為3,550萬噸,玉米產量為3,780萬噸。

    去年9月,該交易所曾預測,當前年度將生產4,800萬噸大豆和5,000萬噸玉米。

    它補充說,土壤缺水也推遲這兩種作物的種植,影響生產力。

    關于2022/23年度小麥,交易所預計收獲1,240萬噸,低于上一年度的2,240萬噸。

    該交易所表示:“降雨缺乏、水資源枯竭、最高氣溫上升等因素限制作物生長。”

    該交易所表示,產量下滑可能會使阿根廷今年的經濟增長下降1.8%,并可能導致糧食出口損失116.3億美元。

    周二,該交易所預測,干旱模式可能在未來幾個月打破,預計到3月底,降雨量將達到正常水平,后補充稱,這可能會改善2023/23年度作物的土壤條件。

    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阿根廷的嚴重旱情將在幾個月內結束

    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表示,導致阿根廷田地干枯、主要作物減產的干旱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結束,不過可能要到3月雨水和土壤墑情才能完全恢復正常。

    阿根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谷物和油籽生產國之一。在連續三年出現拉尼娜天氣后,阿根廷過去一年大部分時間的天氣干燥條件,導致小麥產量減半,大豆和玉米種植以及作物生長受到沖擊。

    該交易所預計2022/23年度小麥產量僅為1240萬噸,低于上年的2240萬噸。

    交易所在月度氣候報告中說,(未來幾個月里)降水量將回升,有助于改善土壤水分儲備,并緩和炎熱天氣的影響。但是這個過程將是緩慢的。只有到三月底,大部分農業地區的土壤才會補充水分儲備。

    交易所表示,在始于12月底的(南半球)夏季,干旱可能出現緩解,但是在3月底的南半球秋季,有可能出現厄爾尼諾現象。與拉尼娜現象不同的是,厄爾尼諾可能導致阿根廷農業區的降雨量高于正常水平。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