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人士:關注油脂供需變化

    2023-01-16
    摘要:

    臨近春節,油脂節前備貨基本結束,部分貿易商開啟假期模式,油脂現貨需求進一步轉淡。2月初市場或有一輪集中補庫。

    期貨日報

    1月15日消息;2022年12月底,油脂交易一輪需求恢復預期,反彈至振蕩區間上沿,之后在偏弱的需求現實下再度走弱。2023年1月上旬,棕櫚油期貨價格跌幅達7.5%,豆油期貨價格跌幅為4.5%,菜油期貨價格跌幅最大為8%。

    “今年以來,油脂期貨一路下行,其中菜油領跌。”光大期貨油脂分析師侯雪玲認為,這主要有幾方面的原因:一是美聯儲加息節奏放緩,市場風險偏好下降,前期跌幅較大的工業品展開反彈,價格向上修復,而農產品走勢疲軟,價格補跌。二是棕櫚油產地去庫預計放緩,施壓馬棕價格下挫。此外,馬來西亞對2023年勞動力改善問題表示樂觀,因政府為外籍勞工入境提供更多便利。同時,需求端預期下調,因馬來西亞和印尼與歐盟的棕櫚油貿易糾紛升級,馬來西亞暫停向歐盟出口棕櫚油,這不利于遠期出口。三是隨著大豆和菜籽到港量增加,大豆和菜籽壓榨量處于高位,再加上菜油輪儲,國內油脂供應寬松。需求方面,雖然需求逐漸改善,但市場總量低于往年,而且終端采購意愿謹慎,油脂庫存攀升。四是蛋白粕利多題材更多,市場買粕賣油討論活躍也打壓油脂價格。

    從現貨市場來看,中信建投期貨油脂油料首席分析師石麗紅分析說,雖然市場對遠月餐飲需求恢復產生一定期待,但餐飲占比較高的豆油成交再度轉淡,基差和月間價差整體承壓。臨近春節,油脂節前備貨基本結束,部分貿易商開啟假期模式,油脂現貨需求進一步轉淡。然而,因預期2—3月國內大豆月均到港僅500多萬噸,當前大豆200萬噸左右的高壓榨難以維持,豆油中短期難以大幅累庫。此外,中下游對春節后餐飲需求復蘇有一定期待,因而對遠月豆油頭寸采購心態相對積極,這帶動上周豆油成交放量和基差反彈,但后市仍需關注實際需求復蘇情況。

    棕櫚油方面,石麗紅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因凝固點較低,冬季為棕櫚油傳統需求淡季,其使用多局限于華南地區,且以低度棕櫚油為主。近兩周,國內棕櫚油庫存雖有所回落,但仍處于90萬噸以上高位,且庫存隨著1月下旬到港增多仍有回升傾向,這持續施壓棕櫚油基差。然而,雖然國內棕櫚油現貨壓力較大,但棕櫚油產地仍在持續去庫、印尼出口收緊傾向下獲得支撐,有助于支撐盤面棕櫚油的表現。

    菜油方面,石麗紅表示,雖然當前國內對新作菜籽買船已近400萬噸,但前期受旺盛入儲需求的支撐,菜油現貨供應改善整體偏慢,一度支撐其基差和盤面維持堅挺。不過,隨著四川及陜西的省儲陸續開啟數萬噸級別的輪換,在現貨需求依然偏差的情況下,凈入儲需求下滑有望帶來菜油近月供應的改善,這令菜油單邊、基差和月差整體承壓。

    “距離春節僅剩下一周時間,國內部分地區物流暫停,部分企業因節日放假,油脂現貨進入供需兩淡階段。”侯雪玲表示,需求端以消化庫存為主,2月初市場或有一輪集中補庫。從目前物流數據來看,今年春節人員流動基本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市場對餐飲需求恢復預期較高,盤面也包含部分需求升水,靜待春節驗證。

    “目前,主導豆油和棕櫚油走勢的因素更多來自需求端,而菜油受供應端影響更大。”石麗紅認為,在菜油供應矛盾緩和、油脂需求尚未取得完全恢復的背景下,預計短期油脂單邊或延續偏弱運行態勢,尤其是前期跌幅偏小的菜油將存在更大的補跌需求,菜棕價差、菜豆價差趨跌。后續需要重點關注三大油脂供需庫存變化、美聯儲加息路徑及人民幣匯率走勢。

    “當前,國內油脂單邊行情關鍵要看國際價格趨勢,主要指標是BMD毛棕盤面。因棕櫚油產地中期供需邊際向收緊方向變化,馬棕及國內油脂中期下跌空間預計不大。”據期貨油脂研究員陳燕杰分析,從基差方面來看,國內豆油庫存中期預計回升,但至少到2月依舊是庫存偏緊狀態。菜油中期庫存回升預計較明顯,基差將持續走弱。1—2月,國內棕油庫存依舊高位,難有明顯回落,中期需要關注國際棕櫚油產地庫存變化、南美大豆產量預期變化、印尼B35等政策的落實情況,以及春節過后國內油脂需求變化。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