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中印經貿創新發展示范園迎首船進口大豆

    2023-01-24
    摘要:

    1月23日下午,滿載68500噸進口大豆的“帕特拉”貨輪靠泊福州松下碼頭。這是中國-印度尼西亞經貿創新發展示范園區以來入境的首艘進口糧食船

    福州日報 

    20230124/6bce8d3c7e127c826ff77158cde61e90.jpg

    1月23日下午,滿載68500噸進口大豆的“帕特拉”貨輪靠泊福州松下碼頭。據悉,這是1月11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中國—印度尼西亞經貿創新發展示范園區以來入境的首艘進口糧食船,裝載的大豆正是園區內企業供應新春糧油生產所急需的原料。

    “冬天的海域風大浪高,舷梯架設耗時耗力,為了不耽誤大豆卸船,為企業節省時間,我們選擇直接乘坐吊籃抵達甲板。”13時40分,當船上的檢疫信號旗降下,海關關員林凱和陳馳立即乘坐吊籃抵達甲板,通過梯子爬到貨倉中,艱難地在“糧山豆海”中開展大豆的表層檢疫及查驗工作,并以最快的速度將表層大豆樣品及其篩下物送往最近的實驗室進行檢疫,當表層查驗和檢疫結果合格就可以進行卸貨了。

    “‘乙類乙管’措施下,消費市場整體復蘇,我們公司的節前銷售取得了良好的成績,目前企業原料、成品庫存均處于低位。本船大豆因為天氣因素,比我們預期的到港時間晚了好幾天。在裝卸人力不足、排期泊位緊張的情況下,爭取5天的節中卸載時間對我們十分重要。”該船進口大豆公司負責人陳云勇說,“多虧海關的高效驗放,及時為該批進口大豆開具了準予卸載通知,化解了后續‘搶資源裝卸’的困境,避免了滯期產生的大額費用。這對我們公司節中的穩定生產及供應十分重要。”

    據了解,自2023年春節前備貨高峰期以來,榕城海關累計保障進境糧食207304.852噸,進境糧食流向及車輛監管3900余輛次,組合措施累計為長德蛋白,康宏豆業及集佳油脂等加工企業節省船舶滯期費、倉儲費、二次轉運費等450萬元。為雙胞胎等重點飼料企業辦結調運進境玉米17850噸,有力保障了節中省內糧油、飼料市場供應穩定。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