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人士:大豆將延續內強外弱格局

    2023-02-01
    摘要:

    外盤大豆處于天氣升水反復注入移除的階段,疊加巴西運輸問題干擾,短期豆類價格應該處在高位振蕩態勢中

    期貨日報

    春節期間,受到南美干旱天氣的影響,外盤美豆波動較大,整體表現偏強。春節后,豆二期價也創下本輪反彈新高。分析人士表示,在國內市場良好需求的支撐下,大豆內強外弱的格局將持續。

    “目前,全球天氣改善預期較強,預計拉尼娜現象即將終結。”弘業期貨大豆分析師楊京告訴期貨日報記者,澳大利亞氣象局的天氣模型顯示,拉尼娜現象將于今年2月轉為中性,天氣正常化將令南美干旱天氣終結。

    美國農業部發布的1月供需報告顯示,南美增產令全球大豆產量達到3.91億噸,較上一年度增加3300萬噸。巴西、烏拉圭增產與阿根廷減產并存,巴西中部地區大豆收割單產高于預期,但是南部主產州持續干旱引起市場注意,將巴西大豆產量上調100萬噸,同時將阿根廷大豆產量下調400萬噸。楊京分析說,當前南美干旱天氣持續,尤其是阿根廷和巴西南部大豆主產區旱情嚴重,盡管上周干旱產區出現有效降雨,但是天氣預報顯示后期天氣仍將轉向干旱模式,預計巴西南部、阿根廷大豆產量仍有下調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巴西大豆收割和裝船進度明顯慢于預期。據期貨大豆分析師葛若晨介紹,受暴雨影響,巴西大豆收割一度暫停,巴西農業部公布的大豆收獲進度僅為4.4%。最新裝運數據也顯示巴西裝運速度偏慢,預期有6—8艘本應在1月裝出并運往中國的船延誤,這也導致市場對巴西的需求轉向美國,從而帶來美豆價格上漲。

    “通過觀察美豆未平倉合約,我們發現農產品板塊更受青睞,原因可能在于市場對中國需求復蘇的期待,也可能是對俄羅斯和北約地緣政治的擔憂,或者兩者兼而有之。”葛若晨說。

    楊京表示,春節期間,我國旅游和餐飲需求表現強勁,令市場對我國需求迅速復蘇的預期轉為現實。美國農業部預計,2022/2023年度中國大豆需求將增長900萬噸,進口量將增加450萬噸。春節后,豆二期價也創出本輪反彈的新高。

    “中期來看,供應寬松是國內大豆基本面的定調,但是國家要加大對大豆種植的支撐力度,今年將出臺包括但不限于補貼、育種等方面的支持,這樣的預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豆跌幅。”徽商期貨大豆分析師劉冰欣說。

    展望后市,楊京認為,短期南美天氣仍將是市場關注焦點,外盤美豆期價呈現寬幅振蕩走勢,預計后市仍有上行空間,但是中期天氣改善預期和南美增產預期并存令期價上行空間有限。短期內盤走勢受到需求復蘇的影響而偏強,但是中期走勢仍然受到外盤的牽制。

    “綜合來看,外盤大豆處于天氣升水反復注入移除的階段,疊加巴西運輸問題干擾,短期豆類價格應該處在高位振蕩態勢中。不過,如果后期南美天氣不出現較大的意外,那么隨著巴西、阿根廷供應逐步釋放,進口大豆價格中樞將下移。反觀國產大豆,雖然受到政策影響,但是短期仍然處于供大于求的格局,未來價格將以弱勢振蕩為主。”葛若晨總結說。

    劉冰欣表示,以目前的價格來看,在盤面交貨的確有利潤空間,但不可忽視的是,春節后豆制品企業陸續開始補庫存。隨著市場消費和采購信心逐步回暖,有助于降低大豆加工產品的庫存壓力,因而不排除后期期貨帶動現貨持續走強,繼而支撐行情堅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