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庫周期開啟 棕櫚油基差有望回升

    2023-02-02
    摘要:

    雖然東南亞棕櫚油減產季已經開啟,但產銷雙降導致庫存預期并不樂觀,中國及印度進口需求轉弱,不利于市場看多預期,短期棕櫚油將維持低位大區間振蕩格局。

    期貨日報

    2月1日消息;東南亞棕櫚油進入減產季,馬來西亞和印尼棕櫚油產量環比持續下行,但受前期印尼出口支持政策影響,中國和印度持續進口能力下降,導致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數據環比大幅回落,棕櫚油延續低位區間振蕩行情。

    數據顯示,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同比下降,但出口數據亦出現同比大幅下降的走勢,反映1月庫存情況并不及預期樂觀。AmSpec Agri和ITS公布馬來西亞1月1—31日棕櫚油出口量分別為106.63萬噸、113.39萬噸,較2022年12月出口分別減少26.82%、26.97%。而產量方面降幅預估卻不及出口,馬來西亞南部棕果廠商公會(SPPOMA)數據顯示,1月1—25日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環比下降24%。雖然春節后馬棕櫚油出口及產量數據較節前邊際有所改善,但1月庫存不樂觀的預期將會對短期走勢造成壓力。

    印尼將于2月1日開始強制混合35%的棕櫚油生物柴油,比最初計劃晚1個月, 2021/2022年度印尼棕櫚油工業消費1000萬噸,新比例調增后預計同比新增不足200萬噸棕櫚油工業消費。USDA1月供需報告顯示,2022/2023年度印尼產量預期同比增加230萬噸。綜合新增產量以及B35政策推行預期量來看,本年度印尼產量新增仍不能被完全消化。

    作為棕櫚油兩大主要進口國中國和印度,棕櫚油庫存處于歷史性高位,后期進口需求下降。作為最大棕櫚油進口國印度,隨著庫存不斷走高,進口需求預計有所下降。據了解,截至3月當季印度棕櫚油進口可能較前一季下降29%,至220萬噸,低于截至去年12月當季的310萬噸。數據顯示,今年1月初,印度植物油庫存已從1年前的170萬噸躍升至創紀錄的320萬噸。國內市場方面,中國糧油商務網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月27日,全國重點地區棕櫚油商業庫存約90.2萬噸,環比增加2.9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48.2萬噸,增幅114.8%。棕櫚油庫存已處于歷史高位,加上當前棕櫚油盤面進口利潤不佳,進口積極性有所下滑,2022年12月,中國棕櫚油進口量僅為43萬噸,較上月同期95.35萬噸環比減少40.81萬噸。

    處于歷史高位的棕櫚油商業庫存使得棕櫚油2305合約維持負基差邊界運行。截至1月31日,國內江蘇地區豆棕現貨價差達到1740元/噸。隨著天氣轉暖,有利于提振棕櫚油消費預期,伴隨棕櫚油去庫周期緩慢開啟,基差有望逐步好轉。

    綜上所述,雖然東南亞棕櫚油減產季已經開啟,但產銷雙降導致庫存預期并不樂觀,中國及印度進口需求轉弱,不利于市場看多預期,短期棕櫚油將維持低位大區間振蕩格局。考慮減產季影響,短期內價格重心暫不會有下移風險,后期注意2月出口情況。盤面上,棕櫚油2305合約可關注7650元/噸附近的短線企穩機會。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