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財富期貨
春節后,國內油脂期貨市場先揚后抑沖高回落,國內消費復蘇預期與外盤成本下降拖累相互交織,不支持油脂期貨形成持續性單邊行情。
春節期間外部油脂市場出現分化,節后國內油脂沖高回落
國內春節假日期間,美國豆油市場和馬來西亞棕櫚油市場因各自基本面差異而表現各異。CBOT大豆市場繼續受到阿根廷潛在利多天氣支撐,市場買粕賣油套利活躍,CBOT豆油市場周度跌幅超過2%。馬來西亞棕櫚油市場在上周初一度受累于CBOT豆油下跌及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轉弱而明顯跟跌,隨后又在中國需求復蘇預期下止跌回升,周度表現明顯強于CBOT豆油。外部油脂市場的差異化表現對國內油脂市場影響相對有限,節后國內油脂市場在餐飲業消費回暖提振下延續節前反彈節奏,豆油和棕櫚油表現繼續強于菜籽油。相比國內工業品整體向上突破,國內油脂板塊仍處于區間震蕩狀態。
阿根廷天氣形勢嚴峻,減產炒作尚未結束
美國農業部在1月供需報告中將2022/2023年度阿根廷大豆產量預估值由此前的4950萬噸下調到4550萬噸,一些調研機構評估的阿根廷大豆產量甚至降到3700萬噸。盡管上周的降雨緩解了部分大豆作物的生長壓力,但最新的天氣預報顯示,阿根廷天氣近期將再度轉為干燥。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1月25日當周,阿根廷大豆生長優良率由此前的3%提高到7%,但仍遠低于去年同期的36%。由此可見市場對阿根廷大豆減產的憂慮并未見底。阿根廷作為全球第三大大豆生產國,雖然每年大豆直接出口量不大,但該國是全球重要的豆粕和豆油出口國,對全球豆價有較大影響。一旦阿根廷大豆產區再度受到惡劣天氣困擾,減產憂慮將迅速發酵,為美豆市場保持強勢運行提供重要支撐。
馬來西亞1月份棕櫚油出口和產量均大幅下降
受國際需求萎縮影響,馬來西亞1月棕櫚油出口降幅超過預期,成為價格上行的重要阻力。獨立檢驗公司Amspec Agri發布的數據顯示,馬來西亞1月1-31日棕櫚油產品出口量為106.63萬噸,較去年12月的145.7萬噸下降26.82%。船運調查機構ITS和SGS發布的同期棕櫚油出口環比降幅分別為27%和26.4%。馬來西亞棕櫚油對三大主要市場的出口全線下滑,其中對印度出口降幅尤為顯著。雖然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下滑打壓市場買盤人氣,但產量下降對價格起到一定支撐作用。南部半島棕櫚油壓榨商協會(SPPOMA)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1-25日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環比減少24%,季節性減產特征較為突出。此外,馬來西亞南部地區近期遭遇暴雨侵襲,并導致上千人流離失所,市場擔心洪水可能使當地棕櫚油產量進一步受損。
消費復蘇預期與成本下降相互牽扯,油脂保持區間震蕩模式
受國內防疫政策措施優化和感染率大幅下降影響,春節期間居民出行需求強勢增長,帶動線下聚會場景修復,旅游、影院、餐飲等行業普遍受益,市場對國內經濟復蘇的預期進一步增強,隨著元宵節后各類學校陸續恢復正常教學秩序,返城務工人員增多,勞動密集型企業也將復工復產,有望帶動油脂消費保持回暖勢頭。但從春節后油脂期貨沖高回落的市場表現看,國內消費增長對價格的提振仍受到來自油脂進口成本下降的牽扯,這在棕櫚油市場表現尤為明顯。受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大幅下降影響,國內進口棕櫚油成本快速下跌。據測算,1月31日國內棕櫚油進口成本跌破8000元/噸關口,降至7937.88元/噸,日跌幅超過280元/噸。此外,由于春節后國內棕櫚油庫存仍在100萬噸之上,高出去年同期65萬噸,寬松的供應形勢也是導致油脂價格無法像工業品那樣向上突破的原因之一。
近期國內油脂期貨市場展望
一季度是南美大豆生長的關鍵期,在阿根廷減產警報解除前,天氣炒作情緒隨時可能卷土重來,美豆市場維持震蕩偏強運行的概率依然較大。巴西大豆收割進度雖然不及去年,但豐產形勢基本確立。巴西大豆增產幅度高于阿根廷大豆減產幅度,全球遠期大豆供應保持寬松局面。馬來西亞季節性減產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出口下降對庫存的影響,印尼于2月1日開始實施B35生物柴油計劃,該國可供出口的棕櫚油減少可能為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改善帶來轉機。
國內油脂期貨市場在春節后先揚后抑,市場對消費復蘇的交易暫告段落,來自外盤的成本驅動逐漸占據主導。短期來看,國內油脂市場整體打破震蕩區間的難度較大,但各品種因對應的基本面存在差異,走勢有望保持相對分化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