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油信息網
上周四、五兩日油脂的兩大重要報告落地。即2月USDA月度供需報告和MPOB月度數據報告,報告公布后,國內油脂行情整體震蕩下挫。如今疫情已全面放開,節后油脂消費也如期的迎來了一波高峰期。那么春節已結束,針對于后市,國內油脂未來走勢如何,是漲是落?
豆油現貨市場參考,截至2月10日午間,國內沿海主要廠商一級豆油現貨平均報價約9375元/噸,大連地區約9280元/噸、天津地區約9320元/噸、日照地區約9380元/噸、地區約9350元/噸左右,防城港地區約9400元/噸左右。
美豆USDA報告中性
北京時間2月9日凌晨1點,美國農業部(USDA)公布月度供需報告。本次報告中美國新作供應方面數據未作調整。需求方面數據,壓榨由上一期22.45億蒲式耳下調至22.3億蒲式耳,結轉庫存由2.1億蒲式耳上調至2.25億蒲式耳。南美方面,巴西新作產量維持1.53億噸不變,出口上調至9200萬噸,阿根廷新作產量由4550萬噸下調至4100萬噸。本次報告主要是在阿根廷產量下調超出市場預期以及美豆新作庫存上調超出預期,整體供需格局仍然會給出支撐,因此本次報告多判斷為中性。
目前南美天氣仍是市場關注的重點,巴西大豆正值收割期, 整體收割進度較去年同期偏慢,短期內美豆期貨具備抗跌性。據巴西咨詢機構家園農商公司(PAN)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2月9日,巴西大豆收獲進度達到17.39%,一周前為9.86%。作為對比,2022年同期為29.85%,過去五年的同期均值為20.30%。
馬棕MPOB報告中性偏空
北京時間2月10日午間,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月度報告公布。馬棕1月產量138萬噸,環比降14.73%;出口114萬噸,環比降22.96%;進口14.5萬噸,環比大增123.29%;月末庫存227萬噸,環比增3.26%。
本次報告中,馬棕1月產量和出口基本符合預期,但進口大增令其庫存累積幅度超預期,報告中性偏空。本周初市場傳言印尼為滿足國內食用油需求,對棕櫚油出口將收緊,這仿佛去年情景或將再次上演。但實際上如果印尼再次限制入口,實際對本國也將產生很嚴重的影響。而作為棕櫚油主要進口國我國、印度、歐盟等國家采購放緩的狀態下,以及2月后棕櫚油進入季節性增產期,后續去庫顯示出乏力態勢,外圍市場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或延續弱勢運行。
油脂供需格局略有變化
自去年12月份疫情放開以來,各地的餐飲以及旅游業有很大程度的恢復。另適逢我國傳統春節,為油脂消費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然而節后,市場再次恢復平靜,自二月初以來,各地貿易商及經銷商均表示,當前油脂走貨速度均有所放緩。
從國內油脂供需格局來看,市場也與去年同期有很大的變化,恐難有去年三大油脂持續上漲的態勢。各油脂庫存較去年略增。根據統計,去年同期國內豆油與今年基本持平,二月整體大豆實際到港量雖偏少,但基本處于供需僅平衡狀態。當前棕櫚油庫存總量為去年的近2倍。菜油與去年供應相比也略顯充足,畢竟近期有大量的菜籽到港尚未加工。2022年因加拿大菜籽上一年減產,國內供應緊張而使得菜油價格一路上漲。同時本周開始中儲糧油脂公司已陸續向市場輪換儲備油,價格與市場相比略低,因此總體來講油脂供應尚顯充足。
綜上所述,短期內國內油脂行情或延續震蕩整理的格局不變。關注中儲糧方面后期是否會有前期市場流傳的拋售進口大豆原油的消息,去年同期有兩次投放,分別為2月28日與3月10日,投放總量約20萬噸,筆者認為投放量對市場影響不大,多為心態上的影響。
據相關統計,三月份后我國大豆預到港量或有增加,可緩解大豆供應緊張的格局。南美天氣仍是市場關注的重點,特別是巴西大豆收割進度,以及各大機構對阿根廷大豆產量的判定。同時棕櫚油產地產量以及出口政策變化也將影響后期我國買船進度。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國內疫情雖已全面放開,但每年節后市場都將進入季節性淡季,油脂消費還需要更多實際的經濟復蘇的刺激,否則依據現在消費情況看來與疫情放開前為未有實質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