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消息:過去兩周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沒有發布持倉報告,因為一家會員單位ION公司遭到勒索軟件攻擊,導致客戶無法報告持倉數據。目前還不清楚何時恢復發布報告。從1月底以來的芝加哥農產品期貨走勢來看,投機基金有可能增持或者至少維持在芝加哥谷物以及油籽期市上的總體凈多單持倉。
在持倉報告暫停發布前的最后一期持倉報告顯示,截至1月24日,投機基金在CBOT玉米、大豆、豆粕以及豆油期貨和期權市場上持有近52萬手手凈多單,遠遠超過了在CBOT小麥期市上持有的近7.4萬手凈空單。
自1月24日以來,芝加哥農產品期貨總體走強。交易商們估計1月25日至2月10日期間,投機基金在CBOT大豆、小麥和豆粕期市上大量增持凈多單,在玉米期市略微增持凈多單,在豆油期市少量凈拋空。1月25日至2月10日期間,芝加哥豆粕期貨基準合約上漲8.6%,成為領漲品種,并在2月10日達到501美元,這是2014年6月以來最高價格,主要因為頭號豆粕出口國阿根廷的天氣干旱炎熱導致大豆單產潛力變差。
同期成交最活躍的芝加哥大豆期約上漲3.6%,并在2月10日觸及15.4325美元,這也是近7個月來的高點。同期CBOT豆油期貨下跌0.7%,也是唯一下跌的農產品,期間跌幅一度高達4.2%。
1月25日到2月10日期間,CBOT小麥期貨大漲7%,在2月10日達到7.90美元,這也是1月3日以來的最高價格,主要因為黑海主要小麥出口國烏克蘭和俄羅斯的軍事沖突升級,令人擔心黑海出口前景。黑海局勢擔憂和阿根廷作物狀況惡化,支持CBOT玉米上漲0.5%,上周五收于6.8050美元。自1月25日以來,玉米波動一直相對溫和。
截至1月24日,投機基金在CBOT玉米期貨和期權市場的凈多單為201,797手,這也是11周來的最高凈多單,同期投機基金在大豆期市的凈多單為146,261手,在豆粕期市的凈多單為135,503手。基金在豆油期市的凈多單為35,961手,這也是8月中旬以來的最低凈多單。
根據交易商估計的每日持倉變化,1月25日到2月10日期間,投機基金在CBOT小麥市場凈買入22,500手。不過這一預估數據可能偏高,因為自2022年3月以來,投機基金的凈持倉波動從未超過2.25萬手。
同期投機基金可能在豆粕期市凈買入16,000手,意味著截至上周五的凈多單可能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基金在大豆和玉米期市上可能分別凈買入21,500手和2,500手,在豆油期市凈賣出2,500手。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投資者對基金持倉的估計只能當成參考指標,并不是很精確的數據。期貨走勢也并不是和基金持倉變化一直強相關。專欄作家凱倫·布勞恩指出,2019年初美國政府曾關閉35天,導致CFTC和農業部的數據發布中斷。投機基金在那段時間清空了在CBOT玉米期市上的全部凈多單。在12月中旬美國政府關閉之初,基金持有的玉米凈多單數量約為12.8萬手。而在這35天里,芝加哥玉米期貨只下跌了2%,導致市場人士錯誤估計基金依然持有玉米凈多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