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一號文件要求加力擴種大豆油料

    2023-02-14
    摘要: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守好“三農”基本盤至關重要、不容有失。

    第一財經

    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這是21世紀以來第20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

    該文件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守好“三農”基本盤至關重要、不容有失。

    保障糧食安全要義利并舉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也是中央一號文件的關注重點。文件要求,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

    九三學社湖北省委經濟專委會副主任、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何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當前,國際局勢風云變幻,我國面臨各種嚴峻的外部風險和挑戰。一旦糧食生產和供應出現問題,就很容易陷入被動局面。盡管我國目前已實現“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糧食安全形勢持續向好,但糧食生產和消費仍會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因此要始終對糧食安全抱有危機意識。

    保障糧食安全,要義利并舉。一號文件提到,“健全農民種糧掙錢得利、地方抓糧擔責盡義的機制保障。”

    關于如何搞好機制建設,何可認為,一方面,要健全價格、補貼、保險“三位一體”扶持政策體系,力爭政策保本。通過完善價格形成機制,穩定農民種植稻谷、小麥的收益預期,防止谷賤傷農;通過優化生產補貼的精確性和穩定性,彌補農民種植玉米、大豆、稻谷的成本;通過擴大農業保險覆蓋范圍,降低農民種糧的風險。

    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多元化、多層次、多類型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帶動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力爭經營增效。既要繼續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又要加快培育聚焦服務小農戶、聚焦發展生產托管的新型農業服務主體。

    值得關注的是,文件既提到“嚴防‘割青毀糧’”,又要求“大力發展青貯飼料”。

    何可認為,這二者并不對立。大力發展青貯飼料,并非鼓勵“割青毀糧”,而是以大食物觀為指導,根據各地資源稟賦,宜糧則糧、宜牧則牧,既要滿足口糧需求,也要滿足飼用需求。

    加力擴種大豆油料

    在糧食安全體系中,牢牢端穩“油瓶子”是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大豆長期產不足需,對外依存度高,進口已經成為常態。一號文件要求,加力擴種大豆油料。深入推進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

    中國大豆對外依存度高,自給率甚至不足15%(2021年),進口量占全球貿易量60%以上,糧食安全“卡脖子”風險凸顯。

    1月18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稱,提升大豆油料產能和自給率,是中央部署的重大任務。農業農村部把擴種大豆和油料作為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必須完成的大事要事。

    改革開放之后,尤其是中國加入WTO以來,國民經濟突飛猛進,老百姓收入大幅增加,具備改善消費水平的需求與能力,大豆的食用、飼用需求均有大幅增長,然而國內供給增速遠遠無法滿足激增的需求增速。

    2019年,“多途徑擴大種植面積”成為新一輪大豆振興計劃的重要目標。2022年,國家啟動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由于“大豆油料擴種成效超出預期,大豆自給率提升了3個百分點”,農業農村部官方評價該工程“開局良好”、“取得了‘開門紅’”。

    2022年,國產大豆產量首次邁上2000萬噸臺階,創歷史新高之際,農業農村部就大豆、油料提出了“再擴種1000萬畝以上”的新目標。

    黑龍江省糧食行業協會秘書長、黑龍江省農投集團首席戰略官張利晨對第一財經表示,從近期來看,在全球新冠疫情持續和外部復雜環境的影響下,國產大豆擴種增產、自給水平提升,對于全方位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以國內穩產保供的確定性應對各種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意義重大。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