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費復蘇提振,花生強勢反彈,行情還能走多遠?

    2023-02-17
    摘要:

    從長期來看,花生的價格波動總體呈現寬幅振蕩的格局,而不容易出現趨勢性的上漲和下跌。

    期貨日報

    春節過后,經過短暫調整,花生期貨展示出較強的向上動能,走出一波強勢反彈行情,昨日最高上探至11118元/噸,較春節后的階段性低點漲幅超7%。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盤面表現偏強主因是當前產區花生余量較常年偏少,現貨報價高位運行。與此同時,隨著國內疫情快速過峰,終端需求的回暖給部分消費品的上漲提供了宏觀環境。

    “春節前疫情感染高潮期過后消費的大面積復蘇對現貨商和盤面多頭信心形成提振。此外,春節期間進口蘇丹花生米的成本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蘇丹是我國主要的進口花生來源地之一,蘇丹花生米品質良好,性價比高。春節期間,蘇丹花生米的CNF報價從春節前的1350—1400美元/噸上漲至1400—1450美元/噸,折合到港成本在10000元/噸以上,抬高了國內花生米現貨的價格中樞。”中泰期貨植物油首席分析師史恒昱對記者表示。

    據史恒昱介紹,從國內花生現貨市場供需的季節性來看,春節后到端午節之間屬于消費淡季,但同時也是上游出貨意愿偏低的時間段,所以當下的市場狀態可以概括為供需雙弱。他表示,這種市場狀態可能會對市場上一些并不太大的短期變化表現得過于敏感,價格容易出現頻繁和較大幅度的波動。

    不過,當前花生市場的供應端方面還有一個變量值得關注。建信期貨分析師洪辰亮介紹說,由于不具備比價優勢,2022年我國花生種植面積呈大幅縮減態勢,各主產區幾乎都有10%—20%的面積減幅,而種植期天氣情況也不甚理想,單產維持常年平均或略低于平均的水平,最終全國花生減產或在兩成以上。此外,據部分第三方機構統計,目前重點產區的余貨量較往年同期減少一兩成。其中,駐馬店地區余貨量在三四成,南陽地區余貨量在兩三成;遼寧主產區余貨量在四五成;吉林產區余貨量在六成左右。在此背景下,農戶及貿易商短期內并不著急出貨,年后整個市場的供應量呈現偏低狀態。

    “現在雖然國內的主力油廠尚未開秤,大多數已開秤的壓榨企業也是以少量收購好米調香為主,大線料的采購意愿并不強烈,因為即期壓榨利潤已經轉負。但是食用端消費的旺盛使得品質較高的規格米在高價位能夠不斷維持少量成交,這使得上游短期看漲的信心增強。不過,隨著2月底以后進口花生米的大量到港,食用消費無法匹配短期供給壓力的回升,預計現貨的強勢預期將得到修正。”史恒昱說。

    事實上,國內作為大宗商品進入流通領域的花生絕大部分消費是用作榨油的原料,食用只占一小部分,而且食用消費的下游非常分散。而花生期貨合約的交割標的設計思路也是以油料為主,兼顧食用。因此,油用需求對期貨盤面價格影響顯著。

    油用方面,據第三方機構統計,規模油廠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的花生采購量為17.1萬噸,低于往年同期水平,高價使得油廠采購意愿清淡。洪辰亮表示,其一是花生油庫存本身在較高位置,下游需求未見明顯起色;其二是油廠壓榨利潤在2022年年末有所下滑,特別是在花生粕未來還有降價預期的背景下,市場收購態度更顯謹慎。

    “無論是現貨還是期貨,花生的商品屬性本質上都是一種工業原料,而不是終端成品,這意味著它的消費會與深加工企業的經營利潤密切相關,甚至可以說在大多數時候,收購和深加工企業在現貨貿易中掌握更多的定價權。在減產年份,盡管上游漲價的心理預期較高,但在花生油的零售價格調節空間有限的前提下,壓榨企業面對負利潤,在高價區間的收購意愿也會大幅降低,最終達成供需的緊平衡。”史恒昱說。

    史恒昱表示,與其他油料相比,花生的定價主要依賴國內現貨市場,沒有外盤的直接影響,宏觀屬性不強。同時它也不像一些需求對價格變化不敏感的生鮮品一樣能夠經常維持剛性消費。所以,從長期來看,花生的價格波動總體呈現寬幅振蕩的格局,而不容易出現趨勢性的上漲和下跌。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