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費不及預期,油脂逆勢上漲

    2023-02-18
    摘要:

    消費方面仍相對平穩,以棕櫚油為例,今年食品廠所接訂單量偏少。短期內國內油脂行情有進一步沖高的可能,但維持時間不會太久。

    糧油信息網

    春節過后市場靜待消費恢復,部分地區也迎來了油脂提貨小高峰,直至現在部分地區仍有排隊提貨的現象。前期油脂行情持續不溫不火,但就在本周四、周五兩日油脂盤面持續走高,現貨市場豆油也配合盤面不斷上調基差,那么接下來油脂是否會持續上漲,如去年同期一樣?

    豆油現貨市場參考,截至2月17日午間,國內沿海主要廠商一級豆油現貨平均報價約9710元/噸,大連地區約9480元/噸、天津地區約9620元/噸、日照地區約9750元/噸、廣州地區約9680元/噸左右,防城港地區約9750元/噸左右。

    南美天氣仍是焦點

    上周美國農業部(USDA)公布月度供需報告公布,在南美大豆產量上維持巴西大豆產量不變,下調了阿根廷大豆產量,下調數據超出了預期。本周市場關注焦點仍未離開南美天氣以及大豆產量。綜合本周各機構數據顯示,預計2022/23年度巴西大豆產量為1.53億噸,雖然較前期預測值有所下降,但是仍然是創紀錄產量,有機構稱預計比2021/22年度的產量高出18.4%。目前巴西大豆收割進度也較上周有所加快,但仍落后于往年。咨詢機構Safras Mercado周五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2月17日,巴西大豆收獲進度達到20.9%,一周前為14.8%,收獲進度繼續落后于往年水平。

    整體來看,本周大豆市場大部分時間處于區間振蕩態勢,交易商的注意力從阿根廷作物遭受干旱影響轉移到了對巴西大豆大豐收的預期,對于后市市場普遍關注巴西的大豆收成是否足以抵消阿根廷的損失。

    產地棕櫚油

    本周作為棕櫚油兩大出口國,印尼方面對于棕櫚油出口也做了部分調整,主要是為了保證齋月以及開齋節之前確保國內食用油供應充足。同時此外印尼從本月起實施更高比例的生物柴油摻混比例,提振棕櫚油行情。馬來西亞方面,船運調查機構AmSpec Agri稱,2月1-15日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量為43.7萬噸,環比增長8.9%,ITS的數據顯示棕櫚油出口量為48.5萬噸,環比增長18.4%。不過SGS的數據顯示,2月1-15日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量為45萬噸,環比降低0.9%。

    2月產地棕櫚油結束減產周期,進入季節性增產期,后續去庫緩慢,畢竟主要進口國中國以及印度因國內庫存高位,采購進度放緩,同時影響馬來西亞外來勞動力不足、天氣因素等影響正在減弱,馬棕產量有持續恢復的預期,因此,短期預計棕櫚油上漲動力匱乏,關注后市印尼出口政策變化,市場普遍認為長期限制出口對本國影響較大。

    油脂消費不及預期

    本周國內油脂供應來看,豆油庫存逐步下降,局部地區供應緊張。部分工廠表示節后大豆到港偏緊以及豆粕庫存不斷高漲,致使工廠開機率下降,僅開單下線甚至是停機。除了東北油廠外,其他產區停機現象愈加的普遍,使得豆油現貨基差挺價心理加強,本周工廠普遍基差上調20-50元/噸不等。棕櫚油方面,根據數據顯示,今年國內棕櫚油庫存要遠好于去年同期,雖然2月份進口利潤差,買船減少,棕櫚油進入去庫存周期,但結合市場消費,市場供應短期內不會出現緊張。菜籽油方面,本周中儲糧油脂公司共舉行兩個場次的拍賣,投放總量41239噸,實際成交32840噸,成交率80%,可緩解部分地區供應緊張的局面。但根據接下來我國進口菜籽的情況來看,2-3月份進口菜籽到港量近100萬噸,中儲糧輪換工作也在持續,即市場將不會出現缺油的現象。

    疫情放開后,市場消費信心大增。如今年已過完,市場本想這要櫓起袖子大干一場,但實際情況或不如人意,消費方面仍相對平穩,經銷商也表示往年節后也是油脂消費淡季。但這背后不得不承認的是,疫情三年,實體經濟遭受的重創是不容忽視的,即便好轉也是需要個時間修復的過程。經銷商反饋,以棕櫚油為例,今年食品廠所接訂單量偏少,自然對油的需求也不及往年,所以說油脂消費或不及預期想象的那般美好。

    綜上所述,短期內國內油脂行情有進一步沖高的可能,但現貨基本面來看,此種格局或維持時間不會太久。如今三大油脂中豆油領漲,高基差局面或將持續。另外根據后期大豆買船情況來看,預計豆油供應緊張的格局暫會持續至3月中上旬以前。不過下游消費疲軟,市場上無更多經濟數據利好支撐,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制約豆油上漲空間,短期內可適逢盤面回調,適當補剛需即可。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