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油籽市場一周:需求擔憂壓倒產量擔憂,反彈無力重心下移

    2023-02-27
    摘要:

    全球油籽價格沖高回落,因為投資者日益擔憂美國通脹上升可能引發更高加息預期,未來一年全球油籽供應可能進一步增長,也預示著價格重心將會下移。

    2月26日消息:截至2023年2月24日的一周,全球油籽價格沖高回落,因為投資者日益擔憂美國通脹上升可能引發更高加息預期,從而加劇全球經濟增長壓力,削弱總體商品需求,壓倒了對南美大豆產量預期可能下調的擔憂。未來一年全球油籽供應可能進一步增長,也預示著價格重心將會下移。

    周五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2023年5月大豆期約報收15.1925美元/蒲,比一周前下跌0.2%。美灣3月船期1號黃大豆現貨平均報價為每蒲16.20美元,比一周前下跌0.14%。CBOT的5月豆粕報每短噸480美元,比一周前上漲1.07%;5月豆油期貨報收每磅61.22美分,比一周前下跌0.86%;泛歐交易所5月油菜籽期約報收542歐元/噸,比一周前下跌3.99%;洲際交易所5月油菜籽報收819.70加元/噸,比一周前下跌0.07%;阿根廷上河大豆FOB現貨報價為每噸622美元(含33%出口稅),與一周前持平。

    美聯儲加息預期提升美元走強,打壓風險偏好,

    我們曾經在1月初的報告里寫道,2023年兩大宏觀不確定性就是,美聯儲是否將利率提高到5%以上,以及中國GDP增幅能否高于5%。如果說1月初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很快結束加息,最終利率將低于美聯儲官員去年底預測的5%峰值,并將在年底轉為降息,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也較為樂觀;進入2月份之后,由于美國一系列經濟數據和通脹數據高于預期,導致投資者對美國利率重新定價。目前美聯儲基金期貨交易員們預計美國基準利率將在9月份達到5.40%的峰值,高于現在的4.25%-4.5%。美聯儲預計將在3月21-22日的會議上加息25個基點。一些分析師認為,如果美國通脹保持高位,有可能加息50個基點。投資者也改變了年底降息的預期。與此同時,市場對中國經濟復蘇的樂觀情緒也開始降溫。

    在美聯儲進一步加息預期的影響下,市場更加擔心全球經濟增長面臨更大阻力,導致美國股市本周創下2023年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反映出風險厭惡情緒占據上風,作為避風港的美元則重拾升勢,周五升至七周高位,這也是連續第四周上漲。本月上漲3.2%,今年迄今上漲1.8%。美元上漲將會削弱美國農產品的出口競爭力,特別是在巴西大豆正在加快上市步伐之際。

    阿根廷大豆產量幾乎那一步下調,但是南美總體產量仍然增長

    就在阿根廷農戶疲于應對60年來最嚴重的干旱高溫天氣之際,上周六早間意外出現霜凍天氣,康多巴和布宜諾斯艾利斯部分地區降至零下2.8攝氏度,而幾天前同一地區的氣溫高達30度。目前還不清楚作物受災程度,通常需要數天時間才能了解霜凍的全部影響。2月23日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將阿根廷大豆產量調低到3350萬噸,低于早先預測的3800萬噸。交易所稱大豆優良率僅為3%,低于一周前的9%;差劣率為60%,一周前56%。這也是該交易所本年度迄今第三次下調大豆產量,比年度初期量預期的4800萬噸低了30%,創下14年來最低產量。作為對比,羅薩里奧谷物交易所的預測值為3450萬噸,美國農業部預測值為4100萬噸,這預示著3月份供需報告很可能進一步下調阿根廷產量預期。正如我們上周所分析的那樣,基于美國農業部2月份的預測,2022/23年度南美三個大豆主產國(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大豆產量合計為2.04億噸,比2021/22年度提高2640萬噸。假設美國農業部未來將阿根廷大豆產量調低700萬噸至3400萬噸,將巴西大豆產量調低400萬噸至1.49億噸,南美三國產量仍將達到1.93億噸,比上年提高1540萬噸或8.7%。

    巴西大豆收獲步伐正在追上歷史均值

    咨詢機構Safras稱,截至周五(24日),巴西大豆收獲進度高達30%,接近歷史均值31%。近期有幾家機構小幅調低了巴西大豆產量,因為南里奧格蘭德州的嚴重干旱導致作物歉收,但是迄今為止,所有的產量預測均高于1.50億噸,也是創紀錄的產量。

    巴西全國谷物出口商協會(ANEC)預計2月份巴西最高將出口830萬噸大豆,低于一周前估計的939.1萬噸,也低于去年同期的911.3萬噸,但是遠高于今年1月份的94.4萬噸。ANEC沒有解釋出口調低的原因,有可能和大豆收獲進度遲緩以及農戶惜售有關。

    本周有消息人士稱,中國可能在2月和3月采購更多從美灣發貨的大豆,因為巴西大豆收割延遲以及阿根廷嚴重干旱影響到南美供應。儲在2月中旬購買了五批美灣大豆,包括一批2月裝運的貨物,其余在3月裝運。

    美國大豆出口將會季節性放慢

    美國農業部本月預測2022/23年度美國大豆出口量為5416萬噸,同比降低7.8%;在本年度頭24周里,美國已經裝運出口4085萬噸大豆,相當于年度目標的75.4%;美國大豆出口銷售總量(加上未裝船銷售量)為4858萬噸,相當于年度出口目標的89.6%。在本年度剩下幾個月里,除非南美供應和物流出現重大問題,美國大豆出口步伐將會季節性放慢。

    美國農業部年度展望報告描繪偏空前景

    美國農業部在2月23日到24日舉行的年度展望論壇上預計2023/24年度美國大豆播種面積為8750萬英畝,與2022/23年度持平,低于分析師們預期的8860萬英畝。美國農業部將從下周開始對7萬名農戶展開春播意向調查,調查結果將在3月底發布。

    美國農業在年度展望論壇上表示,基于生長季節天氣正常以及趨勢單產52蒲/英畝,今年秋季收獲的美國大豆產量將達到45億蒲,同比增加5%。2023/24年度期末庫存預計為2.9億蒲,同比增加6500萬蒲。美國大豆年度農場價格預計為每蒲12.90美元,低于2022/23年度的14.30美元,因為全球大豆產量從南美連續干旱減產中恢復。雖然目前遠期大豆價格仍然接近去年水平,但是今年晚些時候大豆價格可能回落。

    從需求來看,美國大豆壓榨量預計達到創紀錄的23.1億蒲;美國豆粕出口將達到創紀錄的1450萬短噸,主要因為阿根廷可出口的供應有限。美國農業部預計2023/24年度美國大豆出口量為20.3億蒲,同比僅僅增加3500萬蒲,因為巴西目前正在收獲產量創紀錄的大豆,今年南美供應將會增加;2024年初收獲的南美大豆將會再次豐產,出口競爭可能會限制美國在2023/24年度下半年的潛在出口增長。

    豆油供需可能比市場預期的更為緊張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自去年底以來,由于美國環保署發布的生物柴油摻混低于市場預期,導致投機基金在豆油市場持續拋售;但是美國農業部在年度展望報告里明確看好美國生物柴油行業需求,豆油價格也有望獲得支持。事實上,未來美國豆油的需求很可能逐漸轉為國內化,也就是主要用來滿足國內生物燃料行業的需求。美國豆油出口已經降至歷史最低水平。本年度迄今出口量只有區區5萬噸,不足去年同期的10分之一。

    巴西政府也將在三月份就生物柴油強制摻混率做出決定。一些機構建議今年提高到12%,明年再提高到15%,以避免豆油供需過于緊張,特別是考慮到今年阿根廷大豆嚴重減產導致豆油出口供應削減。

    地緣政治風險升高

    2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國情咨文講話,指責西方試圖將烏克蘭沖突從地區沖突轉變為全球沖突,這對俄羅斯構成生存威脅。普京還宣布俄羅斯將暫停參與和美國的唯一核軍控條約。此前一天美國總統拜登突然訪問基輔,并宣布向烏克蘭提供更多軍事援助。俄烏沖突已經持續一年,目前還看不到和平解決的曙光。

    周五中國政府發表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立場文件,其中提到中方呼吁各方繼續履行黑海糧食出口協議,這有助于緩解人們對黑海出口中斷的擔憂。烏克蘭和俄羅斯為主要的葵花籽油出口國。

    就在俄烏沖突陷入僵持之際,美國和北約領導人毫不掩飾在亞洲復制俄烏危機的意圖,不斷在臺灣問題上升級挑釁,這也引發對未來全球貿易流受到嚴重擾亂的擔憂。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