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油信息網
進入三月份,本周國內兩大油脂豆油、棕櫚油穩中上漲,特別是本周五豆油主力合約突破壓力位繼續走高。那么接下來進入三月份國內油廠因斷豆或豆粕脹庫停機越來越多,豆油是否會繼續沖高再漲一漲呢?
豆油現貨市場參考,截至3月3日午間,國內沿海主要廠商一級豆油現貨平均報價約9720元/噸,大連地區約9560元/噸、天津地區約9700元/噸、日照地區約9750元/噸、廣州地區約9760元/噸左右,防城港地區約9830元/噸左右。
南美天氣仍是焦點
截至本周五芝加哥期貨大豆連續三日上漲,市場關注焦點仍未離開南美新作大豆產量。根據消息顯示,阿根廷大豆作物進入最后的生長階段,而持續的炎熱干燥天氣繼續對作物構成壓力。美國大豆現貨市場強勁,進一步支持了大豆價格。美國農業部將于北京時間3月9日凌晨1:00發布3月份供需報告。大多數人認為供需報告將會顯示阿根廷大豆產量預估大幅下調。市場分析師平均預計阿根廷的大豆產量預估將下調435萬噸,為3665萬噸。巴西大豆方面,據美國農業部海外農業服務局發布報告顯示,據預測,巴西2022/23將達到創紀錄的1.53億噸,維持巴西大豆種植面積4330萬公頃的預期。與前幾年相比,收割進度落后于計劃,頻繁降雨和未來的潮濕天氣預報可能會影響大豆質量,關注南美新豆產量變化。
本周豆油主力合約跟隨外盤跟漲不跟跌,整體保持震蕩偏強態勢。美豆偏強,疊加巴西國家能源政策委員會或在3月份決定生柴摻混義務從現行10%上調的時間表,可能要到3月末實行。巴西生物燃料生產商協會(APROBIO)當前提案預示著4月份生柴摻混義務將上調至B12,5-6月在B13,23年7月至24年2月為B14,明年3月B15。報告顯示,1月份巴西生柴產量僅38萬噸,較上年減5%,為近4年來最低。1月份國內柴油整體銷售同比下降2.1%,暗示今年年初10%的摻混義務并未達標。
產地棕櫚油出口有變
本周馬盤棕櫚油期貨持續走高,截至本周五創下近四個月來的高點,周線圖上連續第四周上漲。上漲主要原因仍是棕櫚油產量問題。其一,馬來西亞產地持續降雨或影響到油棕種植業的收獲以及物流,市場對食用油供需趨緊的擔憂加劇。其二,印尼棕櫚油出口收緊,以確保節日季齋月國內供應充足,導致棕櫚油出口量下降。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將在下北京時間3月10日下周五發布供需數據,分析師們預計這份報告可能顯示2月底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進一步降至221萬噸,比1月份降低2.7%;2月份產量可能降至126萬噸,環比降低8.65%;出口量可能為114萬噸,環比提高0.3%。
后期需持續關注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情況。不過筆者認為馬棕減產周期已過,進入增產周期,后續關注降雨對產量實質的影響。眾所周知印尼政策多變,限制出口對本國無更利多支撐,況且棕櫚油行業是作為印尼經濟主要支柱產業。從我國當前棕櫚油庫存來看,遠高于去年同期,即便進口利潤差,但仍有遠月買船。由于本周我國棕櫚油有洗船,疊加外盤走高,國內廠商有挺價意愿,導致棕櫚油價格快速上漲,多地基差上漲,長遠來看棕櫚油庫存銷售仍有壓力。
原油創三周新高
昨晚國際原油期貨從短暫的拋售壓力中反彈,收盤創下近三周高點,主要原因是來自我國需求有望轉好。今明兩日將召開重要會議,疫情全面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正處于逐步復蘇中。本次會議屆時將發布2023年的經濟增長目標。一些消息人士稱我國可能將2023年GDP增長目標定為6%,這要高于目前所有西方投行的預期,因此油脂市場也將得到很好的提振。
中儲拋售大豆原油
本周中儲糧油脂公司計劃銷售大豆原油,計劃銷售進口大豆原油32472噸,實際成交32472噸,成交率100%,起拍價Y2305+200~550;實際成交基差Y2305+300~740,市場需求較好。根據最新公告,中儲糧油脂下周將繼續向市場投放大豆原油34839噸,標的分布陜西、福建以及廣西等地。根據去年同期的投放量來看,后期還將繼續向市場投放原油,屆時國內豆油庫存將有所增加,抑制豆油上行的步伐。
綜上所述,短期內國內油脂行情或仍將呈震蕩偏強格局。但自3月份以來,各地油脂提貨速度有所放緩,經過2月份的一輪備貨,下游需要時間消耗。同時即便國家大力恢復經濟,帶動經濟復蘇,但實際實施起來尚需要時間。各地雖有缺油現象,但下游依然采取保守謹慎策略,而工廠也在不斷的下調現貨基差,以豆油為例,本周累計基差下調約50。3月在中下旬大豆供應緊張的格局將有所緩解,另外棕油庫存高達90萬噸以上,2-3月菜籽集中到港,工廠開機率提升,還儲結束,菜油庫存累庫,整體供應充足,將整體抑制油脂價格上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