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
本周以來,棕櫚油期貨價格連續三日下跌,累計跌幅超過4%,價格跌至近三周低點。
光大期貨油脂分析師侯雪玲表示,這一方面是因為國內棕櫚油進口成本的回落。國際原油價格疲軟,馬來西亞持續降雨有望在3月下半月結束,棕櫚油產地供需狀況向寬松轉變。產地報價紛紛下調,引發國內棕櫚油進口成本回落。另一方面是因為宏觀預期的轉變。鮑威爾表示,如有必要將會更高更快加息,市場對美聯儲加息預期再度上調,3月加息50BP的概率增加70%,并且加息節奏或持續進行。與之相對,之前市場預期美聯儲加息將在二季度結束。美聯儲政策預期發生根本性改變,打壓國內外大宗商品價格。
海通期貨農產品研究員唐譽寧表示,本周將迎來USDA和MPOB雙報告的發布,在此之前市場交投趨于謹慎。
目前棕櫚油的基本面情況如何?
侯雪玲表示,目前國內外棕櫚油處于“供需兩淡、題材匱乏”的階段。國際需求端,齋月備貨表現平淡,中、印、巴基斯坦、歐盟等主要國家均放慢進口節奏,棕櫚油出口沒有亮點。原油疲軟,棕櫚油制生物柴油除了強制摻混需求外,商業需求低迷。國際供給端,印尼政策平淡,棕櫚油出口物流沒有問題。產地產量從季節性減產向季節性增產周期轉變,印尼天氣較適宜,產量預計表現較好,但馬來西亞遭遇持續性降雨,市場對其產量有擔憂。目前各家數據對馬棕油2月產量分歧較大,MPOA預計馬棕櫚油2月產量減少11.1%,大華繼顯預計環比減少9%至13%,三大機構預計環比減少5.6%—8%,sppoma預計馬棕油3月1—5日產量環比減少70.18%,還需等待10日MPOB報告指引。從天氣預報看,8—14日馬來產區周度降水在100mm左右,14日—22日降雨量有望降至30mm以內。天氣逐漸改善,馬來西亞3月產量有望保持季節性修復預期。國內方面,現貨豆棕價差偏高,華南棕櫚油替代消費表現較好,但棕櫚油庫存仍重回到102萬噸的近一個月高點,可見進口到港不少,市場預計的去庫邏輯證偽。豆油產量下降、基差回落,可以看出終端消費低迷。棕櫚油現貨寬松或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基差預計穩中偏弱。
“與基本面類似,當前宏觀面也不明朗。”侯雪玲說,目前全國兩會召開,多項政策或將在會后發布,市場靜待。多地甲流有爆發趨勢,人員流動或放緩。國際市場上,美聯儲政策預期轉變,大國關系越來越復雜,宏觀不確定性較大。基本面前景樂觀,但是當下題材匱乏,宏觀不明朗,多空參半。侯雪玲認為,棕櫚油價格大概率將延續振蕩走勢。
海通期貨農產品研究員唐譽寧表示,目前產地的基本面好于國內。3月產地棕櫚油逐漸進入季節性增產周期,初期產量增幅壓力不大,部分產區仍受過量降雨的不利天氣影響,拖累產量的恢復。印尼棕櫚油出口政策的收緊,疊加齋月節前備貨需求,仍對近期棕櫚油需求有一定支撐,現階段產地無明顯賣貨壓力。國內方面,棕櫚油庫存高企,由于前期進口利潤倒掛,預計3月國內到港將減少。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后,需求逐漸改善,疊加現貨豆棕價差維持在高位,棕櫚油性價比優勢明顯,棕櫚油對豆油的消費替代明顯增加。隨著天氣的逐漸轉暖,疊加棕櫚油的高性價比,替代消費仍將延續,有利于國內棕櫚油庫存的消化。近期需要關注產地進入增產周期后的產量恢復情況,棕櫚油的性價比、印尼出口政策的變動和黑海地區出口協議是否順利延長。
展望后市,唐譽寧表示,產地油脂油料供需改善的格局將逐漸傳導至國內,隨著新季菜籽和菜油的陸續到港,菜油供應改善節奏基本確定,在天氣不出現大問題的情況下,隨著后續南美大豆的陸續上市和進入增產周期后棕櫚油產量的恢復,油脂供應預計逐漸改善,反彈空間取決于需求端的恢復成色。供需雙增的情況下,油脂價格預計呈現振蕩走勢,關注階段性幅度差異。
侯雪玲認為,昨日棕櫚油下跌更多是由于美聯儲預期轉變導致的。從技術上看,棕櫚油5月合約在8000元/噸獲得了強支撐。在美聯儲鷹派預期不再進一步加劇的情況下,此位置預期支撐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