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期貨
近日,第34屆棕櫚油和熱帶油價格展望會議和展覽(POC2023)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召開。
CFC農產品研究對POC會議觀點評論及油脂油料后市看法:
1、我們雖然排斥線性外推,但持續3年的全球氣候的變局和東南亞樹齡結構的老化正約束著2023-2025年的油脂油料的產量新增。2023年幸運地迎來了巴西大豆的豐產,但全球供給側仍舊很難經受另一次的產量縮減。
2、農產品成本的上行亦相當程度封殺了下個下行的空間,2022年度種下的大豆成本多在1250美分以上。
3、后市需求側的主要變局未必來自于海外經濟衰退的影響(預期最差的時間已經過去),核心變量是生柴需求,但當下的許多預期有些過高了,負面的商業摻混利潤很難實際支撐起豐滿的預期,但也限制下方的空間。
國內植物油價格上,我們理解階段性震蕩區間:豆油在8500-9400元/噸,棕櫚油在7700-8700元/噸,菜油在9400-10400元/噸。
未來緊密關注生柴需求預期的落地,3月末美豆的種植意向,全球氣象系統的延展。
一、拉尼娜影響逐漸遠期,厄爾尼諾可能上演
三峰拉尼娜對近2年油脂市場供應和價格影響深遠,今年三峰拉尼娜即將遠去,厄爾尼諾卻可能到來,仍需注意天氣對植物油供應端的影響。預計拉尼娜將在23年3月份結束,不太可能影響23/24的新作美豆。
Nino3.4指數(西經170度-西經120度、北緯5度-南緯5度)通常使用5個月的平均值,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定義指尼諾3.4指數海溫超過+/-0.4℃六個月或更長時間。從NOAA最新發布的Nino3.4數據來看,拉尼娜預計將逐步消失,厄爾尼諾可能隨之到來。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厄爾尼諾發生的威脅仍在。
二、印尼和馬來棕櫚油增產潛力有所分化
預計馬來西亞和印尼2023年棕櫚油供應將增加超300萬噸,23年下半年至24年下半年產量將呈增加趨勢。預計未來5年馬來西亞和印尼棕櫚種植面積和產量將延續增長趨勢,預估2027年印尼棕櫚油產量將超6000萬噸,預估馬來西亞2030年棕櫚油產量仍不到2000萬噸。2022年馬來西亞棕櫚樹齡26-30年和21-25年占比分別為14%和22%,高于印尼的12%和19%,20年以上樹齡馬來西亞合計36%,印尼合計31%。馬來和印尼0-3年棕櫚樹齡占比分別為9%和4%。整體來看,印尼棕櫚樹齡相對馬來西亞更為合理,這也導致未來幾年印尼棕櫚增產潛力超過馬來。
油世界預估2023年馬來棕櫚油產量增至1900萬噸,印尼棕櫚油產量增至4770萬噸。 預計22/23市場年度17種油脂和脂肪產量達到2.5億噸,而92/93僅8460萬噸,占比增幅最明顯的是棕櫚油,從15.9%增至31.9%。
僅從油籽單位面積產油的角度看(不含粕),棕櫚的每公頃單位產量最高,全球棕櫚油平均產量達到3.6噸/公頃,遠高于豆油的0.5噸/公頃和菜油、葵油的0.8噸/公頃,行業內最高的棕櫚油單產能達到6.4噸/公頃。如果棕櫚油被其他植物油替代,需要7-10倍土地才能實現,相當于2.4億公頃土地。
三、印尼B35為其國內棕櫚油需求提供一定支撐
從全球范圍來看,印尼生物柴油產量排名已上升至全球第3,僅次于歐盟和美國,而且隨著B35推行,印尼的生柴占比仍可能繼續提高。
印尼生柴B35若順利施行,預計將為印尼帶來130-160萬噸的棕櫚油需求增量,緩解其國內庫存壓力,并且減少石油和天然氣進口。據測算,全面實施B35將使得印尼2023年棕櫚油用于生柴的消費量達到1020萬噸,約占其國內產量20%。從生物柴油消費來看,當前的生柴目標將對今年下半年和24年上半年的棕櫚油需求有一定支撐。
俄烏沖突后高漲的原油價格使得生物柴油和原油價格聯系更為緊密,原油價格影響植物油價格下限。印尼國內棕櫚油價格相對于生柴價格性價比凸顯,促進印尼生柴的發展,印尼生柴數量的增加削減其出口份額,繼而影響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和POGO。歐盟RED II限制印尼和馬來西亞對歐盟棕櫚油出口,但UCO出口不受限制,2022年馬來西亞UCO出口比2021年增長18%,2022年全年UCO出口超70萬噸。
四、棕櫚油價格展望
馬來西亞棕櫚油月度價格從20年疫情以來的低點2000林吉特/噸漲至高點6870林吉特/噸,現在回落至4000林吉特/噸以下,這一輪浩浩蕩蕩的棕櫚油牛市周期已結束。
從全球大豆供需情況來看,油世界預估2023年阿根廷大豆產量降至2800萬噸,比去年減約1400萬噸,巴西大豆產量1.52億噸,比去年增近2400萬噸,南美地區大豆增產超1400萬噸至1.95億噸。預計22/23年度全球大豆產量增加1500萬噸至3.7億噸,低于此前預期。預計22/23年度7種油籽產量5.98億噸,比上一年度增1830萬噸,其中菜籽增產超1000萬噸,葵籽減產約500萬噸。
綜上,預計未來3個月CPO價格在3800-4200林吉特/噸,2023年全年價格3900林吉特/噸。2023年POGO平均價差在50-100美元/噸。
棕櫚油頭部交易員米斯特里預測棕櫚油價格到8月份可能維持4000-5000林吉特,主要邏輯在于:
1.全球的天氣多變或持續性威脅棕櫚油產量,值得重視的是厄爾尼諾或正在回歸
2.烏克蘭今年的葵花籽產量可能會比2022年下降30%
3.來自印度的需求或持續回暖,且此前威脅馬來棕櫚油出口的印度政府加征關稅的概率在降低
油世界發言人的主要觀點:
1、南美的嚴重干旱導致2023年初世界大豆供應緊張,迄今為止,阿根廷至少損失了2000萬噸,巴西損失了300萬噸。
2、由于大豆壓榨量下降,豆粕價格最近達到多年高點。目前全球植物油供應充足,全球庫存比一年前高出約300萬噸。但從7月或8月開始,這種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
3、葵油和菜籽油產量的增長將在下一季消失,這兩種油將不再有下跌驅動。中國的植物油需求在2022年前八個月大幅下降了50%至440萬噸,有望在2023年同期增長350萬噸。
4、棕櫚油已經失去了增產潛力,種植面積的擴大已經明顯放緩,在種植不足和管理限制使產量低于潛力,投入成本和嚴格的可持續性標準阻礙了投資。
5、當前生物燃料目標的實現將有助于2023年下半年以及2024年的樂觀情景。
油世界的價格預估:
從全球油籽供需情況來看,油世界預估2023年阿根廷大豆產量降至2800萬噸,比去年減約1400萬噸,巴西大豆產量1.52億噸,比去年增近2400萬噸,南美地區大豆增產超1400萬噸至1.95億噸。預計22/23年度全球大豆產量增加1500萬噸至3.7億噸,低于此前預期。預計22/23年度7種油籽產量5.98億噸,比上一年度增1830萬噸,其中菜籽增產超1000萬噸,葵籽減產約500萬噸。預計2023年棕櫚油全球產量增210萬噸至8090萬噸。
當前全球8大植物油庫存與2022年2-3季度最大的不同在于印尼龐大的棕櫚油庫存已被轉移,當前棕櫚油庫存從產區轉移到了主要的消費區中國和印度。
預計8大油脂主要需求國中22/23年度需求增長率最高的為印度尼西亞,印尼增速超1.8%,美國和中國約1.25%,印度不到1%。從生柴產量增速上來看,預計2023年歐盟增速約15%,美國次之11%,印尼10%,巴西不到7%,阿根廷約2%。預計2023年全球生柴產量將達到5585萬噸,比2022年增457萬噸,增量主要在印尼(130萬噸)、美國(91萬噸)、巴西(117萬噸)和阿根廷(23萬噸)。
南美嚴重的干旱導致2023年初世界大豆供應趨緊,預計阿根廷將比上一年度減產超1500萬噸,巴西也比之前預估減300萬噸。由于大豆壓榨數量下滑,美豆粕價格在近期達近幾年高點。當前植物油供應寬松,全球植物油庫存較去年同期增300萬噸,但在7-8月,這種情況可能會有所改變。預計23/24年度油菜籽產量將下滑,菜油跌勢有望止住。
精煉棕櫚油(FOB)美國預計為1150美元,阿根廷豆油1320美元,黑海葵油1300美元,在椰子油的帶領下,豆油與棕櫚油的溢價有望重新擴大。
預測基于以下假設:
1)在印尼、美國和巴西實現了生物柴油和HVO的目標;
2)2022/23年,中國的油脂進口量將恢復350-400萬噸,世界其他地區的進口量將增長200-250萬噸。
3)由于全球油產量在2023年7月/12月仍將下降,并且葵油&菜籽油產量正在減弱,如果棕櫚油產量增長放緩的預期成為現實,全球產量缺口可能會出現
4)今年晚些時候至少會出現一次溫和的厄爾尼諾現象
5)烏克蘭戰爭仍在繼續(但不會升級),黑海走廊仍然開放,能源價格仍然受到支撐(戰爭的不確定性)
馬來西亞油棕產業:
未來馬來西亞棕櫚油產業的挑戰:
1. 勞工本國化,并實現全員月度最低工資3000林吉特/月。(當前約2400林吉特/月)
2. 徹底顛覆行業傳統負面印象——臟亂,危險,困難
3. 讓行業勞作簡單化,改變勞動力密集型特征
4. 降低單位成本來提高生產效率
5. 實現機械化,自動化和數據化
單位面積產出對比:
1.馬來西亞棕櫚油:從3.58噸/公頃下降至3.05噸/公頃
2.歐盟菜籽油:從1.2噸/公頃上漲至1.38噸/公頃
3.美國豆油:從0.46噸/公頃上漲至0.65噸/公頃
馬來西亞生物柴油產量在2019年曾達到過142萬噸的高位水平,出口也在2019年達到61萬噸,然而近3年生柴產量和出口量均有所回落。預計到2025年馬來西亞的生物柴油產量和出口量分別為150萬噸和20萬噸,在2030年將達到250萬噸和30萬噸。
全球油脂化工展望:
植物油脂的主要需求驅動力是食品工業應用;大約85.0%的天然油供應給該行業,剩余的15.0%用于油脂化學品和生物柴油行業。生物柴油行業造成的主要問題是潛在的產能過剩、甘油作為副產品的過量生產以及替代原料的大量使用,替代原料包括來自油炸食品和餐館的廢油,以及工業廢油和其他可生物降解的材料,遠期問題是正在研究印度尼西亞的新B35計劃會有益于全球工業?
油脂化工的展望:
1.從2023年到2028年,油脂化學品的總體增長率約為3.5%,有望獲得可能更高的定價
2.脂肪酸將繼續成為最核心產品部門(生柴除外)
3.脂肪酸甲酯的增長速度最快
4.油脂化學品仍然是亞太地區的一個增長行業,歐盟的油脂化學也正走向成熟
印尼棕櫚油協會眼下的棕櫚油產業:
2005年至2025年期間,棕櫚油產量增長呈下降趨勢。
在2005-2010年期間,增長率為10%,
在2010-2015年期間下降到7.4%,
在2015-2020年期間進一步下降到只有3.2%。
在過去三年中,2020-2022年的產量增長為負值,表明該行業存在結構性問題。面積的擴張和單產都停滯不前。2020-2025年間印尼棕櫚油產量或較上一個5年減產1.15%。按線性外推的邏輯,印尼的增產潛力很低。
印尼棕櫚油出口減少,國內消費穩步增長
在2005-2015年期間,印度尼西亞棕櫚油需求的增長相對穩定,在2016-2020年期間下降至8.7%。但是,在2020-2025年期間,預計需求將出現負增長。
出口顯示出下降趨勢,尤其是在2020-2025年期間。由于強制性的生物燃料計劃,國內消費在2015-2020年期間有顯著增長。因此,需求構成從出口導向型向國內消費型轉變。現在印尼國內消費的份額約為34%。
B40預計將在2023年6-7月施行,或增加200-250萬噸CPO消費
在過去的五年里,由于疫情,油脂化學品的消費增加,而生物燃料的消費保持穩定,印尼國內消費持續增長。
印尼政府從2023年2月開始將生物燃料混合政策提高到35%,并計劃在2023年6月/7月進一步提高到40%。這意味著國內消費了大約200-250萬噸毛棕櫚油。
印尼未來的政策展望
DMO 和DPO 繼續施行以穩定食用油價格,尤其是面對齋月將臨。
2023年5月前,國內市場義務供應量增加到45萬噸/月。
政府價格限制的食用油的零售價格沒有變化,為14,000盧比/升,此前的出口許可證被凍結至2023年5月。
出口稅的起征點是860美元/噸。
印尼棕櫚油協會政策建議
DMO(國內市場義務)和DPO(國內價格義務)在當前形勢下不再需要。這些政策不僅造成了市場扭曲,對小農產生了負面影響,而且還變相鼓勵了印尼國內市場的各種非法經濟活動和道德風險,同時給全球市場帶來了不確定性。
印尼棕櫚油協會的長期判斷:
1.印度尼西亞棕櫚油行業的產量呈下降趨勢,而需求方面,消費從出口轉向國內消費。
2.預測明年生產和消費都將略有下降。由于可能的世界經濟衰退,價格也是如此。
3.DMO政府政策將對2023年印尼棕櫚油出口國內價格產生負面影響。
4.而生物燃料強制計劃將在價格和國內消費方面對2023年印尼棕櫚油行業產生影響。
5.為了促進出口和保持印尼棕櫚油行業的競爭力,政府應評估棕櫚油產品的出口稅和征稅
全球大豆保持緊平衡,低壓榨推高豆粕價格
阿根廷的減產問題極大程度被巴西確定的豐產蓋過,但極端風險是阿根廷產量大幅降至2500萬噸以下。
油世界目前預測2022/23年度全球大豆產量僅為3.7億噸(比上一季度增加約1500萬噸,但庫存較低)。產量年對年(萬噸):美國116.4(對121.5)-巴西152.0(對128.1)-阿根廷28.0或更低(對42.0)-巴拉圭9.2(對4.1)
后期美國新季農作物是值得關注的關鍵因素,特別地,未來核心的大豆發動機來自于美國生柴推升的美豆壓榨需求,目前有相當體量的壓榨產能正被新建和擴張。2026年建成之后有望達到28.8億蒲式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