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
3月14日消息;近期,在短期利多預期降溫、阿根廷大豆產量調減導致美盤粕強油弱、美國鷹派加息表態后商品走弱氛圍中,國內油脂板塊開始拐頭向下。近日,美國硅谷銀行破產導致系統性風險驟增,油脂繼續下跌。其中,菜油在三個油脂中表現最弱,上周五至今,菜油期貨2305合約已經強勢下破前期大區間下沿,同時伴隨著明顯增倉。筆者認為,油脂中線缺乏上漲驅動的邏輯并沒有變化。
進口菜籽集中到港
經歷2021/2022年度嚴重干旱天氣導致的大減產后,2022/2023年度加拿大菜籽開始恢復性增產。加拿大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2023年度菜籽產量為1817.3萬噸,同比增加32%。此外,由于面積增加以及單產改善,2022/2023年度歐盟、澳大利亞、俄羅斯及烏克蘭的菜籽同比也明顯增產。
全球菜籽產量創紀錄、加拿大菜籽復產、進口利潤向好,加上2021—2022年國內新增4家菜籽壓榨廠,從2022年6月開始,國內持續大量采購加拿大菜籽。按照國內菜籽采購年度統計,2022年8月船期—2023年7月船期,國內已采菜籽量累計約510萬噸,為歷史同期最高采購量。此前高點出現在2013/2014年度,進口量約480萬噸(2013年8—2014年7月)。
國內新增菜籽到港集中在2022年11月—2023年6月,當前仍是進口菜籽的集中到港期,3月預計是單月到港量的峰值期。船期數據顯示,國內1月船期菜籽采購量87萬噸,2—4月為54萬噸/月。由于此前到港節奏偏慢,3月國內菜籽到港量非常大。據相關機構預估,國內3月菜籽到港船數15條,菜籽采購量約95萬噸。雖然國內進口加拿大菜油利潤一直較差,但是因俄羅斯、阿聯酋、歐盟等國的菜油采購量增加,預計后期國內單月菜油到港量也在12萬—15萬噸,達到正常月度到港水平。
伴隨著進口增加,國內油廠菜籽庫存和壓榨量也明顯回升。截至3月10日,沿海地區主要油廠菜籽庫存為41.8萬噸,同比增加94%,恢復至歷史同期正常庫存水平,預計后期仍將回升。國內菜籽周度壓榨量回升至10萬—17萬噸,處于歷史最高位。雖然近期因部分油廠菜粕脹庫壓榨量回落,但是周度壓榨量仍在11萬—13萬噸。
集中儲備輪入結束
2022年6—9月,國內儲備菜油集中輪出,數量預計為30萬—35萬噸,這部分菜油的輪入需要在2022年12月—2023年1月集中提貨,2月據悉仍有少量輪入需求。因此,2022年12月至今,雖然油廠菜籽壓榨量處于高位,但是國內菜油沿海庫存始終處于歷史極低水平。不過,隨著儲備菜油階段性輪入的完成,3月開始,沿海油廠及貿易商的菜油庫存回升趨勢明顯。截至3月10日,進口菜油沿海合計庫存22萬噸,但相比歷史同期仍是極低庫存水平。因此,目前華東三級菜油現貨價格仍升水期貨2305合約500—600元/噸,顯示當前現貨供應偏緊。
消費方面,國內菜油和豆油價差雖然已經大幅回落,但是目前國內菜油現貨需求仍偏弱,遠期基差合同的成交情況也一般。國內進口菜油正常年份月度表觀消費量為25萬—30萬噸,目前市場普遍預期今年的月度消費量為20萬—25萬噸,消費不會很快完全恢復。
在供應增加、需求偏弱的背景下,預計3—4月沿海菜油庫存可回升至40萬噸左右的正常水平,6—7月回升至60萬—70萬噸,達到歷史庫存區間最上沿。由于菜籽已經完成采購,中期國內菜油供應和庫存繼續回升預期明確。考慮到國內菜油庫存回升預期,菜油盤面已經破位下跌,短期菜油預計仍有一定走弱的空間。建議關注豆油和棕櫚油區間下沿能否再度支撐,這可能令菜油盤面出現階段性止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