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進口大豆1-2月海關數據分析及近月國內供需形勢

    2023-03-22
    摘要:

    市場對于3月進口大豆到港預期偏緊,但也不至于造成供應明顯短缺,二季度進口大豆到港量預期攀升,國內供應趨于寬松

    匯易網

    中國海關初步數據顯示,2023年1-2月份,中國進口大豆總量1617.3萬噸,較2022年同期1392.8萬噸增加224.5萬噸,或同比增幅16.11%。

    今年頭兩個月中國大豆進口增長,且創下至少2008年以來的同期最高水平,這可能和擔心巴西大豆出口高峰期重現裝船延遲有關,因而同期對美豆采購量較大,此外阿根廷大豆對華裝運量也因“豆元”匯率優惠政策而呈現明顯增長。

    市場對于3月進口大豆到港預期偏緊,但也不至于造成供應明顯短缺,二季度進口大豆到港量預期攀升,國內供應趨于寬松,使得市場看空豆粕情緒持續升溫。

    【美國大豆】

    具體來看,2023年2月份美豆進口量622.70萬噸,較2023年1月535.88萬噸增加86.82萬噸,或環比增幅25.69%,較2022年2月份370.61萬噸大幅增加252.09萬噸,同比增幅68.02%;占當月中國大豆進口總量704.15萬噸的比重高達88.43%,2022年同期占比為72.85%,作為對比,2021年同期占比則高達95.03%。2023年1-2月份中國進口美豆總量達到1158.59萬噸,較2022年同期增加15.67萬噸,同比增幅15.41%。考慮到今年巴西大豆收獲步伐比去年還要慢,加上其他作物(玉米和小麥)也獲得豐收,所有買家擔憂巴西物流瓶頸可能限制出口步伐,因此轉而從美國訂購大豆。通常來說,中國從10月份開始季節性轉向美豆采購,并持續到次年1-2月份,圖中比較突兀的黑色虛線則表現的是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始之后,對于當年美豆進口量的影響,而當年巴西大豆進口量雖然也呈現出季節性下滑,但總體單月數量位于近年來高位水平。

    根據從2022年12月份以來截止3月16日的裝船數據統計(美灣船運時間40-45天,美西港口17-20天,美東25天左右),2023年1月份美豆對華裝運到港量344.79萬噸,2月份裝運到港量512.48萬噸,3月份預計到港量359.03萬噸,4月份預計到港80.73萬噸(3-4月到港量不是最終數據,后期仍有統計增加量計入),而去年1月同期273.21萬噸,去年2月份同期362.22萬噸,去年3月份同期176.77萬噸,去年4月份同期60.90萬噸,同比增幅分別達到26.19%、41.48%、103.10%和32.56%,尤其是3月份美豆預計到港數量,截至3月16日統計的數據較去年同期高出逾182.26萬噸。

    【巴西大豆】

    2023年2月份自巴西進口40.86萬噸大豆,較2023年1月的183.19萬噸減少142.32萬噸,或同比降幅77.69%,較2022年2月份129.15萬噸減少88.29萬噸,或環比降幅68.36%;占當月中國大豆進口總量的5.8%,2022年同期為25.39%,作為對比2021年同期僅為0.61%。2023年1-2月自巴西進口大豆總量224.06萬噸,較2022年同期350.70萬噸減少126.64萬噸,或同比降幅36.11%。今年年初的多雨天氣導致巴西大豆收獲步伐放慢,港口裝船工作因此放慢。巴西咨詢機構Safras & Mercado表示,截至3月17日,巴西2022/23年度大豆收獲進度為58.6%,低于去年同期的69.9%,也低于過去五年同期均值61.2%。巴西政府的數據顯示,今年頭兩個月巴西出口600萬噸大豆,同比降低31%。

    【阿根廷大豆】

    而2023年2月份期間,中國進口阿根廷大豆5.98萬噸,較2023年1月129.65萬噸大幅下滑123.68萬噸,或同比降幅95.39%,較2022年2月份0萬噸增加5.98萬噸,或同比增幅100%;占當月中國大豆進口總量的0.85%,2022年同期占比為0%,2021年同期為0.81%。2023年1-2月期間中國進口阿根廷大豆總計135.64萬噸,較2022年同期12.25萬噸大幅增加123.39萬噸,或同比增幅1007.16%。阿根廷政府為解決財政危機,在2022年9月和11月連續出臺兩輪“大豆美元”出口匯率政策,目的是加快阿根廷大豆出口節奏并重建貨幣儲備和減少政府赤字,當然也直接擠壓了巴西大豆和美豆的對華出口份額。

    兩輪出口匯率政策之下,阿根廷農戶分別銷售了1500萬噸和640萬噸大豆,而在2022年12月31日政策到期后,阿根廷農民大豆銷售在預期干旱可能會繼續推高國際價格以及后期可售庫存有限的背景下轉淡。2022/23年度阿根廷大豆產量面臨進一步削減的背景下,阿根廷大豆出口形勢不容樂觀,而即使是創下歷史最高產量的巴西大豆,也無法彌補阿根廷大豆的產損。而在美豆2023/24年度新作供應上市之前、舊作供應持續趨緊的背景下,國際大豆出口銷售市場的競爭將會越發激烈。

    二季度進口大豆到港預期攀升,國內豆粕持續承壓

    2023年2月中旬以來,我國豆粕現貨市場持續振蕩走低,隨著進口大豆到港量逐步增加,國內油廠開機率陸續恢復,而終端飼料廠商去庫接近完成,提貨有好轉跡象,但市場預期4月份之后進口大豆供應趨于寬松,整體交投情緒依然相對謹慎,基本維持剛需采購。在需求偏弱以及進口大豆供應壓力逐步增加的背景下,國內豆粕基差進一步承壓下跌,大部分飼料企業維持相對偏低豆粕庫存,預計油廠的累庫壓力應該會在二季度進一步集中體現,這意味著現貨基差或仍有下跌空間。未來幾個月國內進口大豆到港量仍然維持高位,油廠開機計劃進一步上調。中國買家需求因近月采購目標基本完成而放慢,據悉中國買家已完成3月所需的全部大豆采購,4月份采購需求完成75%,5月份采購需求完成一半。到港方面,3月份大約670-690萬噸,4月份到港接近970-980萬噸,5月份可能超1000萬噸。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