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脂下跌之勢或未停止

    2023-03-24
    摘要:

    持續下跌行情讓油廠和貿易商心發慌。預計短期內油脂現貨行情或尚未跌至底端,超跌反彈未有利好消息支撐

    糧油信息網

    眾所周知,近兩周的時間國內油脂期現貨價格持續走低,以豆油為例累計跌幅已達到1000元/噸,并且跌幅仍在擴大。持續下跌行情讓油廠和貿易商心發慌。工廠壓榨虧、貿易商今日備貨明日就是虧。那么此輪油脂行情持續走低的原因以及是否已跌到底呢?

    豆油現貨市場參考價,截至3月24日午間,國內沿海主要廠商一級豆油現貨平均報價約8500元/噸,創今年開年以來新低,其中大連地區約8240元/噸、天津地區約8460元/噸、日照地區約8400元/噸、張家港地區約8580元/噸、東莞地區約8560元/噸、防城港地區約8590元/噸左右,大部分地區基差仍處于跌跌不休之中。

    油脂下跌起因

    加速油脂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3月10日美國硅谷銀行被宣布破產,原因是“流動性不足和資不抵債”,并指定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FDIC)為接管方。緊接著,瑞士銀行也爆出信貸危機。同時本周美媒稱,美國186家中小型銀行也存在與硅谷銀行類似的風險,相關事件引發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持續發酵,導致國內油脂盤面全線下跌,其中菜籽油領跌其他兩大油脂,豆油與棕櫚油。

    巴西大豆產量創新高。周二,私營分析機構AgroConsult根據最新的實地考察數據,將巴西大豆產量預估上調了200萬噸,達到創紀錄的1.55億噸。巴西谷物出口商協會(ANEC)表示,本月巴西大豆出口步伐強勁,出口量可能達到1539萬噸,高于2月份的755萬噸和2022年3月份的1216萬噸。目前我國買家已經采購了590萬噸5月船期大豆,我國對該月船期的大豆需求總量為900萬噸,低于最初預估的1000萬噸;我國還采購了約250萬噸6月船期大豆,而當月需求估計為750-800萬噸,這樣看來,后期隨著二季度進口大豆陸續到港,國內大豆供應十分充足,壓制豆油現貨價格上漲。

    美豆出口縮減

    美國農業部周四公布的出口銷售報告顯示,3月16日止當周,美國當前市場年度大豆出口銷售凈增15.25萬噸,較之前一周減少77%,較前四周均值減少55%,市場此前預估為凈增40.0萬噸至凈增90.0萬噸。當周,美國下一市場年度大豆出口銷售凈增19.90萬噸,市場此前預估為凈增0萬噸至凈增20.0萬噸。當周,美國大豆出口裝船為70.43萬噸,較之前一周減少8%,較此前四周均值減少26%,其中,向中國大陸出口裝船42.09萬噸,美豆競爭優勢下降。

    中儲糧油脂拍賣流拍

    當前中儲糧油脂公司大豆原油、菜籽油持續拍賣仍在持續中,但本周成交確是全部流拍。主要是面對這樣跌跌不休的行情,下游十分謹慎。從本網調研,華南部分地區已出現了豆油與菜油價格持平的現象,并且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造成此種格局的主要原因是我國菜籽進口量激增,根據海關數據統計,1-2月份我國進口菜籽總量達到106萬噸以上,同時1月中國菜子油及芥子油進口量為16萬噸,同比增加32.8%。2月中國菜子油及芥子油進口量為14萬噸,同比增加85.4%。1-2月累計進口量為31萬噸,同比增加53.2%,自3月份后菜油還儲結束,市場供應也逐步轉為寬松,目前以四川為例,餐飲業已開始大量使用菜油。另外,國內棕櫚油庫存也處于同期高位,庫存總量達到100萬噸以上,隨著產地馬來西亞進入增產周期,整體來看油脂供應十分充足,與去年同期持續上漲的行情截然相反。

    綜上所述,根據國內外基本面來看,預計短期內油脂現貨行情或尚未跌至底端,超跌反彈未有利好消息支撐,總之油脂油料供應方面市場充足。疫情已放開三月有余,但實際經濟恢復情況有目共睹。部分經銷商反饋,當前不及疫情期間的消費,筆者認為當前已無疫情購銷限制,餐飲業在三年中已倒閉很多,隨著疫情放開,即便餐飲恢復消費,但實際上市場需求這塊“蛋糕”未發生變化,變化的是供應渠道增多,因此建議經銷商剛需采購,切莫盲目抄底庫存,多看少動為主。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