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油籽市場一周:投機資金避險,巴西產量上調,大豆繼續走低

    2023-03-26
    摘要:

    截至2023年3月24日的一周,全球油籽價格進一步下行,其中基準芝加哥大豆期貨創下五個月來新低,主要因為巴西大豆產量預估進一步上調,

    3月26日消息:截至2023年3月24日的一周,全球油籽價格進一步下行,其中基準芝加哥大豆期貨創下五個月來新低,主要因為巴西大豆產量預估進一步上調,出口步伐加快,而美國大豆銷售放慢;美歐銀行業危機此起彼伏,而美聯儲堅持加息以遏制通脹,加劇全球經濟前景擔憂,促使投機基金重估商品風險。

    周五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2023年5月大豆期約報收14.2825美元/蒲,比一周前下跌3.3%。美灣4月船期1號黃大豆現貨平均報價為每蒲15.2425美元(每噸560.1美元)比一周前下跌2.8%。CBOT的5月豆粕報每短噸445.10美元,比一周前下跌4.5%;5月豆油期貨報收每磅53.27美分,比一周前下跌7.3%;泛歐交易所5月油菜籽期約報收457歐元/噸,比一周前下跌2.2%;洲際交易所5月油菜籽報收743.40加元/噸,比一周前下跌1.1%;阿根廷上河大豆FOB現貨報價為每噸582美元(含33%出口稅),比一周前下跌3.5%。周五全球基準的布倫特5月原油期約報收74.99美元/桶,比一周前上漲2.8%。周五ICE美元指數報收102.764點,下跌0.6%。

    美歐金融疫情此起彼伏,投機基金重估風險

    過去兩周里,源自美國的銀行業危機在大西洋兩岸掀起巨浪,幾家美國銀行和瑞士信貸迅速崩盤,上周德意志銀行又添新愁,凸顯央行持續加息背景下的經濟脆弱性。由于擔憂重現類似2008年的金融危機,投機基金先走為敬,競相減持包括農產品在內的風險資產。截至3月21日的兩周里,投機基金在CBOT的大豆、豆粕以及豆油期市上累計賣出11.3萬手,在豆油期市上自2020年6月底以來首次多翻空。

    和風聲鶴唳的金融市場相比,美聯儲官員似乎更加擔憂通脹壓力。周五美聯儲官員表示沒有跡象表明金融壓力正在惡化,因此他們將專注于通過再次加息來降低通脹。美聯儲亞特蘭大分行長拉斐爾·博斯蒂克表示,美聯儲的主要工作必須繼續集中在降低通脹上。美聯儲圣路易斯分行行長詹姆斯·布拉德也表示,美聯儲可能需要加息到高于預期的水平。在市場能夠對美國和歐盟的銀行系統重建信心之前,面對宏觀逆風的投機資金仍將謹慎從事,傾向于風險關閉。

    巴西大豆產量上調,大豆基差報價跌至多年低點

    和3月初多家私營機構調低巴西大豆產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過去一周多家機構不約而同上調巴西大豆產量預期,其中AgroConsult公司經過實地考察,在周二(3月21日)將巴西大豆產量預估上調至創紀錄的1.55億噸,高于3月初預測的1.53億噸;大豆出口預計達到創紀錄的9600萬噸。次日巴西植物油行業協會(ABIOVE)將巴西大豆產量上調至1.536億噸,比1月底的預測高出100萬噸,同比增加18.2%;出口上調至創紀錄的9230萬噸,比早先預期高出30萬噸,同比增加17.2%。

    巴西全國谷物出口商協會(ANEC)周二估計3月份巴西出口1540萬噸大豆,高于一周前估計的1489萬噸。如果預測得到證實,可能創下單月最高出口紀錄。

    截至3月22日當周,運往中國的進口大豆報價繼續下跌,差報價創下2018年以來的新低。周三(22日),進口大豆在中國的CFR報價是比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5月大豆期價低13美分/蒲,比上一交易日下跌16%。雖然中國仍需要采購5月至8月船期大豆,但是油廠可能等待壓榨利潤改善或基差見底后再鎖定供應。截至3月22日,5月船期巴西大豆CNF價格為562.36美元/噸,當日下跌2.21%;中國大豆壓榨的毛利潤為1.95美元/噸,而3月21日為虧損3.79美元/噸。

    上周美國大豆出口銷售下滑,因巴西報價更有競爭力

    美國農業部出口銷售周報顯示,截至3月16日的一周,美國大豆凈銷售量為35萬噸,低于一周前的73萬噸,也低于市場預期。同期中國需求相對穩定,當周中國買入三船美國大豆(2船陳豆,1船新豆),上周也是三船(均為陳豆),也遠高于過去五年同期采購量(2022年同期凈買入2萬噸,2021年同期零噸;2020年同期凈買入20萬噸;2019年同期凈買入近8萬噸;2018年同期零噸)。事實上,本年度迄今中國對美國大豆的需求比預期要更為強勁,特別是考慮到去年下半年還受到疫情的影響。海關數據顯示今年頭兩個月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1159萬噸,同比提高15.4%。

    2022/23年度(9月至8月)已經過半,迄今美國大豆出口銷售總量約4950萬噸,同比落后8.4%,上周同比減少8.0%,落后于實現美國農業部年度預測目標所需的水平。相比之下,美國對中國大豆銷售總量達到3070萬噸,同比提高10.7%,前一周同比提高10.3%。作為參考,美國農業部預測2022/23年度美國大豆出口量為5484萬噸,同比降低6.6%;2022/23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量為9600萬噸,同比提高4.8%。

    從出口報價看,現在仍然是巴西大豆最有競爭力,而且和美國大豆的價差進一步拉大。3月22日,帕拉納瓜港口的巴西大豆報價為506美元/噸,比一周前下跌27美元;美國大豆報價為573美元/噸,比一周前下跌14美元;阿根廷上河大豆報價為593美元/噸,比一周前下跌16美元。

    加拿大油菜籽播種面積和產量預期增長,但是取決于春季天氣

    3月21日加拿大農業部(AAFC)預計2023/24年度加拿大油菜籽產量達到1850萬噸,同比提高1.8%。目前整個加拿大的土壤墑情比正常干燥,只有位于油菜籽主產區邊緣的阿爾伯塔省北部和西南部降雨多一些。因此在春季期間,加拿大大部分地區需要降雨高于正常,以便在春播前補充土壤水分。

    AAFC預計2023/24年度加拿大國內壓榨需求(950萬噸)略高于出口預期(880萬噸),而且這是基于假設在建壓榨廠沒有一家在2024年8月之前投產。如果有一家大型工廠在2023/24年度內投產,國內油菜籽壓榨量可能會當前預期高出50萬到100萬,意味著出口供應將會相應下降。期末庫存估計為85萬噸,雖然高于2022/23年度的80萬噸,但是遠遠低于五年均值226萬噸。2

    阿根廷大豆進口有望增長

    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23日)維持2022/23年度阿根廷大豆產量預測不變,但是警告稱,由于首批收獲的大豆單產低于預期,產量有可能進一步下調。此前該交易所已經五次下調大豆產量,將2022/23年度阿根廷大豆產量下調至2500萬噸,比2021/22年度的4330萬噸減少42.3%,也是1999/2000年以來最低值。美國農業部當前預期阿根廷大豆產量為3300萬噸,意味著4月份仍有大幅下調的空間。

    羅薩里奧谷物交易所預計2022/23年度阿根廷大豆進口量為790萬噸,同比提高139%。作為參考,美國農業部當前預期阿根廷大豆進口量達到創紀錄的730萬噸。

    俄羅斯可能干預葵花籽出口,支持歐洲油菜籽反彈

    周五泛歐交易所油菜籽價格收高4.8%,報每噸457歐元/噸,脫離了周三觸及的兩年低點418.75美元。周五有報道稱,俄羅斯可能干預葵花籽出口,加上傳言歐洲對中國出口菜籽油,有助于支持歐洲油菜籽反彈。

    周五俄羅斯商業日報報道,繼最近幾周全球價格大幅下跌后,俄羅斯可能建議暫時停止葵花籽出口。該報援引俄羅斯政府在周四一次內部會議上的話說,過去10天葵花籽油價格已經下降了20%以上。

    關注周五美國農業部的播種意向調查數據

    美國農業部將于周五(31日)發布基于對7萬多名農戶的調查的播種意向數據。美國農業部在2月份年度展望論壇上預測2023/24年度美國大豆播種面積預計為8750萬英畝,與上年大致持平。值得注意的是,周五(24日)美國農場期貨雜志發布的播種意向調查顯示,2023年美國農戶將種植8962萬英畝大豆,比2022年的8745萬英畝增長2.5%,也高于1月19日該機構預估的8890萬英畝。美國農場期貨雜志在3月4日到14日通過電子郵件問卷調查了801位農戶。美國全國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預測,今年春季密西西比河沿岸將會發生中度至重度春汛,可能推遲春季播種。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