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創農業
國際利多因素疊加國內供應偏緊,共同提振4月以來國內豆油價格低位回升。一季度末的斷豆及檢修等因素導致油廠開工不穩,豆油供應寬松預期不斷后延。4月上旬國際植物油市場仍存利多,且供應偏緊現狀延續,支撐豆油價格高位運行。中下旬隨著大豆到港銜接,油廠開工率回升,供應壓力后置將抑制豆油價格持續上行。
國際利多因素提振豆油價格低位回升
4月初,國內豆油價格低位回升。卓創資訊監測數據顯示,港口一級豆油現貨價格自3月底的8890元/噸上漲至4月4日的9107.5元/噸,漲幅2.45%。國際市場給予利多指引,同時國內現貨供應持續偏緊亦提供助力。
首先,美農重要報告利多提振美豆價格上漲,成本端利多國內豆油價格。4月1日凌晨,美國農業部發布2023年大豆種植意向報告及季度庫存報告。播種意向報告顯示,2023年美國大豆播種面積8750.5萬英畝,略高于2022年的8745萬英畝,但低于市場預期的8823萬英畝。同期的季度庫存報告顯示,截至3月1日,美國大豆庫存為16.9億蒲式耳,同比下降13%,低于市場預期17.53億蒲,報告利多,當日CBOT大豆價格上漲2.07%、豆油價格上漲2.11%。
其次,產油國減產導致原油價格寬幅上漲,植物油價格聯動走強。4月2日OPEC多個產油國宣布,從5月起至2023年年底自愿削減原油產量,3日全球基準的布倫特原油主力合約最高漲幅達到8.20%,進而帶動生柴原料的植物油價格走高。
最后,馬來棕櫚油產區供應收緊提振依賴進口的國內棕櫚油價格,進而聯動影響豆油價格。南部半島棕櫚油壓榨商協會(SPPOMA)數據顯示,3月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較2月下降9.21%。油棕鮮果串單產環比下降9.21%,出油率環比持平。船運調查機構ITS與AmSpec數據顯示,3月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環比分別增長24%、32%。馬棕期價在其他油脂期價指引及自身供需支撐下走強,截至4日,馬來西亞棕櫚油主力期價較上月底上漲5.61%。
供應進一步收緊,助力國內豆油現貨價格反彈
卓創資訊監測的115家重點油廠開工數據顯示,全國重點油廠連續低位開工,本周(4月3-9日)預估為39.84%,較上周下降8.03個百分點;周內豆油產量預估約22.28萬噸,較上周下降16.77%。一季度至今,國內油廠平均開工率不足50%,豆油供應持續緊張。3月底因進口大豆檢驗檢疫手續周期延長,國內部分大豆壓榨企業出現短時斷豆停機現象,疊加4月前后例行檢修企業增多,供應端進一步趨緊令4月初以來豆油價格反彈獲得延續動力。
中旬前國際市場仍存利多 支撐國內豆油價格
美農種植意向報告利多逐步消化,美豆價格對豆油價格的影響轉弱。對國內豆油價格影響的關注點更多的轉向植物油市場的波動。當前受減產的市場樂觀情緒支撐,原油價格高位波動,但從整個宏觀角度看,歐美經濟疲軟,油價持續上漲面臨阻力,繼續助推植物油市場上漲的動力亦或減弱。
10日將迎來馬來西亞棕櫚油3月供需數據,因SPPOMA數據顯示3月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下調,出口數據在印度及中國需求帶動下增量明顯,市場預期3月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或降至177萬噸,預估環比下降16%。數據預期利多將提振依賴進口的棕櫚油價格,進而支撐上旬豆油價格,具體關注本周數據的變化情況。
供應壓力后置,將制約豆油價格繼續上行空間
二季度為南美大豆供應季,巴西大豆已集中上市,同時阿根廷為激勵大豆出口,推出“大豆美元”優惠匯率,也將進一步提振國內的大豆供應。根據卓創資訊對國內重點油廠跟蹤調研,4月大豆共買入130船,到港預估845萬噸,較海關總署公布的2月進口量預估增加20%。當前大豆檢驗檢疫期限延長或導致目前已到港的大豆卸船延遲,上旬供應偏緊疊加國際利多支撐,豆油現貨價格將高位波動。隨著中下旬油廠大豆銜接,開工預期加快恢復,而傳統淡季需求或難有明顯改善,供應壓力后置也將制約豆油價格上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