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4月11日電
印尼出口政策再度成為棕櫚油市場的一大擾動。11日盤中,對印尼棕櫚油出口收緊的擔憂令棕櫚油主力合約尾盤持倉銳減近萬手,并最終以超3%的漲幅領漲當天商品市場。
短期利多頻現
印尼出口政策是近兩年影響棕櫚油市場價格波動的一大因素。11日市場有傳言稱,“5月后印尼國內市場棕櫚油保供量將從45萬噸/月降到30萬噸,但散油的DMO比例調將由1:6降到1:4。這一消息使得國內棕櫚油期價減倉走高,并提振BMD馬來西亞棕櫚油主力合約日內漲幅一度達2%。
DMO政策,即國內市場義務(Domestic Market Obligation),是印尼2022年1月27日頒布的一項調節印尼棕櫚油出口的政策。根據該政策,出口商必須在印尼國內銷售一定數量的棕櫚油,才能獲得棕櫚油出口資格。如果出口系數為1:5,則意味著出口商在印尼銷售1噸棕櫚油,可以獲得5噸出口資格。如果這一系數調降至1:4,則意味著出口資格從5噸將降至4噸。
公開資料顯示,最近一次印尼調整的DMO政策出口參數,是從今年1月開始實施的,比例為1:6。“如果這一提案通過會從5月開始實施。若散油DMO比例下調至1:4,印尼棕櫚油的月度實際出口量將受限。”新湖期貨分析指出。
除了DMO政策外,近期棕櫚油基本面也出現一些利多。
一方面,數據顯示馬來西亞出口表現良好,截至3月末的庫存環比超預期下降,推動了國內外棕櫚油期價自3月下旬企穩回升。
根據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的報告,3月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149萬噸,環比增31.76%,這使得在當月棕櫚油產量增加2.77%的同時,月末庫存卻僅為167萬噸,環比降幅達21.08%。這一庫存水平也遠低于經紀商預計的179.5萬-198.98萬噸的水平。從而使得本月MPOB的供需報告顯著偏多。
豐隆投資銀行(HLIB)周二(11日)表示,棕櫚油庫存處于九個月低點,短期內仍保持下降趨勢,因齋月期間產量季節性下降。導致庫存下降的原因還有印尼出口限制政策和生物柴油摻混比例,而這可能會支持馬來西亞的棕櫚油出口。
另一方面,進口“洗船”的傳聞和國內庫存的下降,也給國內市場帶來支撐。
據我的鋼鐵(Mysteel)農產品團隊統計,截至4月7日當周,全國重點地區棕櫚油商業庫存約92.12萬噸,環比減少1.81萬噸,降幅1.93%。
“近兩日國內5月船期棕櫚油出現洗船。雖然當前國內庫存依舊高企,但3月之后船期采購量偏低,中期庫存下降速度有可能加快。”新湖期貨表示,若洗船的買家轉至國內市場采購,也會推高國內現貨市場現價及成交量。
國信期貨也表示,近期由于棕櫚油進口倒掛嚴重,出現了洗船的局面,隨著天氣轉暖,棕櫚油需求增加,進口量4月到港相對偏低,棕櫚油去庫存節奏加快,這對近月棕櫚油有所提振。
上方仍將承壓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油脂市場整體供應充足的基本面并沒有改變,分析認為棕櫚油價格的反彈高度或將有限。
從產地市場看,盡管3月馬棕油出口環比大幅增加,但這一勢頭并沒有在4月延續。ITS、SGS等機構的數據顯示,4月前十天,馬棕油出口較上月同期環比減少逾三成。而供應端,南部半島棕櫚油壓榨商協會(SPPOMA)最新數據顯示,4月1日-1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增加36.8%。考慮到4月以后,棕櫚油將進入增產期,產量趨增的預期將拖累價格走勢。
再看國內,根據Mysteel的數據,盡管上周棕櫚油商業庫存環比下降近2%,但同比仍高出兩倍多。因此,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在4月油脂供需形勢分析中表示,受全球油脂供給總體寬松影響,國際價格下跌,本月適當下調國內棕櫚油、菜籽油價格區間。
從現貨市場表現看,Mysteel的監測數據顯示,4月11日,國內港口24度棕櫚油成交量為2300噸,環比上個交易日減少32.35%。
因此,上海中期期貨認為,短期油脂市場整體供應較為充足,油脂持續上漲動力不足。國信期貨也表示,對于油脂整體而言,豆油、菜油庫存穩中趨增或將延續,這對棕櫚油價格反彈高度有所抑制,油脂市場弱勢震蕩或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