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脂需求恢復緩慢 二季度市場供應壓力仍存

    2023-04-14
    摘要:

    疫后餐飲市場恢復緩慢,下游消費仍然受限,食用油市場整體維持供需寬松格局,價格預計延續弱勢,品種走勢因基本面差異保持分化。

    糧油市場報

    2023年一季度,國內油脂市場在供需基本面改善以及歐美銀行業影響下震蕩下行,3月份宏觀市場利空驅動,三大油脂破位下跌,打破了近半年的區間震蕩趨勢,月末在宏觀情緒修復后超跌反彈。

    截至3月末,國內一級豆油現貨均價8920元/噸,環比下跌810元/噸,同比下跌1835元/噸;三級菜油現貨均價9360元/噸,環比下跌1480元/噸,同比下跌4010元/噸;24度棕櫚油現貨均價7760元/噸,環比下跌530元/噸,同比下跌4915元/噸。

    展望二季度,國內油脂市場或將受到全球大豆供應寬松程度收窄的支撐,但也將面臨南美大豆集中上市、東南亞棕櫚油進入增產季的壓力,加之國外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整體或仍以走弱為主。

    棕油產量恢復緩慢

    后期庫存預計逐漸回升

    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報告數據顯示,2月份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為125萬噸,環比減少9.35%;出口量為111萬噸,環比減少1.99%;月末庫存為212萬噸,環比減少6.56%。由于產量和庫存低于市場預期,報告影響偏多。

    進入3月份,馬棕出口受到印尼出口限制和齋月備貨的提振,船運調查機構數據顯示,3月1日至25日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量環比增長11.4%至19.8%;南馬來西亞棕櫚油公會(SPOMMA)數據顯示,3月1日至25日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環比降低22.92%,產量恢復不如預期。馬棕供需形勢趨緊,3月底庫存可能繼續下降,對棕櫚油價格有所支撐。但隨著二季度增產季推進,產地棕櫚油庫存預計逐漸回升。

    全球大豆供需收緊

    厄爾尼諾利于美豆生產

    因阿根廷產區干旱少雨,2022/2023年度全球大豆預期產量持續下調,令全球大豆供應寬松的形勢有所收緊。繼美國農業部3月供需報告大幅下調全球大豆產量和庫存數據之后,3月末美豆季度庫存報告和種植意向報告繼續釋放利多。

    美國農業部報告顯示,2023年美國農戶有意播種8751萬英畝大豆,略高于2022年的8745萬英畝,但低于市場預期的8823萬英畝;截至2023年3月31日,美國大豆庫存為16.9億蒲式耳,同比降低13%。這意味著2023/2024年度美國大豆生產不容任何閃失,使得今年第二季度出現天氣市行情的風險加劇。

    目前主要氣象機構預計,今年春季至夏初氣候處于中性狀態,之后厄爾尼諾發生概率增加,若今年夏秋季節發生厄爾尼諾,那么,美國中西部潮濕多雨的天氣通常將利于美豆的生產。

    油脂供需整體寬松

    品種走勢或將保持分化

    展望二季度,國內棕櫚油庫存仍處于高位,隨著進口大豆和進口菜籽到港量大幅提升,國內油脂供應將進一步增加,而疫后餐飲市場恢復緩慢,下游消費仍然受限,食用油市場整體維持供需寬松格局,價格預計延續弱勢,具體品種走勢因基本面差異保持分化。

    豆油:短期油廠開工不穩將支撐豆油市場,但4月中下旬大豆到港供應充裕后,豆油產出將隨油廠開工回升保持增量,且受相關油脂價差影響,豆油需求將被菜油和棕櫚油替代消費擠壓,增庫存預期下,豆油市場預計再度轉弱。

    棕櫚油:4月份產地棕櫚油復產緩慢,進口利潤倒掛下,國內買船較少,而消費轉好,去庫趨勢將支撐棕櫚油走勢相對偏強,但隨著產地齋月后的庫存壓力顯現,5、6月份棕櫚油強勢或將減弱。

    菜油:二季度進口菜籽買船將集中到港,菜油的產出將會進一步增加,雖然部分地區菜豆替代利潤現象吸引成交,但主銷區菜油價格仍高于豆油,終端企業修改配方的意愿并不強,短期下游消費難以快速提升,菜油庫存有望繼續增加,價格仍將以走弱為主。(原文刊登于2023年4月8日糧油市場報B03版)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