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期貨
1.調研目的
本次走訪廣州及東莞地區的油料油料產業鏈,主要目的是:
(1)了解豆粕油脂貿易和銷售情況。
(2)了解下游飼料油脂消費情況。
(3)了解油脂油料產業基差和價差走勢。
(4)各企業對油脂油料未來市場行情的看法。
2.調研時間
2023年4月12日-14日(共3天)
3.調研第一天(4月12日)
(1)廣州某油脂、蛋白粕貿易商
公司主營豆粕和豆油貿易,豆粕主要銷往飼料廠,豆油主要銷往貿易商和包裝生產商,基差貿易。豆粕銷量方面,公司市場份額在增加,從公司貿易量上看不出需求的變化。
豆粕方面:2月份豆粕消費很好,同比增加很多;3月份提貨下降,4月份上旬豆粕出庫速度下降。粕整體出貨不差,養殖利潤不好,下游不愿備貨,飼料產庫存備貨7-10天,極限0庫存。飼料配方壓低豆粕比例,菜粕替代增加。雜粕性價比好,菜粕轉葵粕比較明顯,需求不旺,用葵粕、棉粕、花生粕比較多。
大豆進口方面,3月裝船1100萬噸,4月裝船1078萬噸,5月裝船800-900萬噸,這樣4月到港920萬噸,5 月1150萬噸,6月到港950萬噸,未來有到港壓力,但短期貨船能不能卸貨還需關注。
公司操作方面,之前空豆粕基差,當前豆粕沒有頭寸,不太看多近月的基差,相對看好7、8月基差, 6-9月基差不太愿意買。菜籽、菜粕7、8月份供應壓力減緩。
美豆看法:看種植及后市天氣的情況。從平衡表數據來看,結轉庫存2億多蒲還有可能壓低,阿根廷減產,出口下調。后期關注美豆單產,如天氣風調雨順,單產上到53蒲/英畝也有可能。巴西貼水下跌,繼續下跌空間有限,阿根廷買巴西大豆。
油脂消費比預期差,食品掉量30%,休閑食品行業備貨少。油脂5、9正套走完,菜油9月沒有庫存壓力,等壓力釋放掉,加拿大、歐洲菜籽產量和庫存高,烏克蘭當地榨利也很好,葵花粕、葵花油出口沒問題,當前壓力還沒有釋放完。后期看好菜豆油擴大。
棕櫚油方面,年度供需偏緊,印尼和馬來產量增加都不太多,3、4季度庫存低,后期馬來庫存高可能到210萬噸,印尼三四百萬噸的庫存,供應壓力小。但產地有風險因素,B35計劃執行不好,目前看是在按照B32執行。國內高庫存,4、5月買船少,預計去庫存很快。但宏觀矛盾大,受宏觀因素影響大。
(2)廣州某蛋白粕貿易商
公司主營豆粕、菜粕、葵粕貿易。主要銷往飼料廠和貿易商,通過現貨+期貨頭寸來操作。油廠對貿易商分級別給量。
豆粕基差看法,當前豆粕基差持續下跌,公司做不起來量,賣空不了,下游沒人接單,大家都沒有頭寸。現在不敢做頭寸,都是快速提貨,不積壓。現貨基差會跌,5、9平水接貨沒意義。五一之后基差可能急速下跌,5、6月油廠大概率憋庫,菜籽到港量也很大。
大豆到港方面,5、6月都到港1100萬噸,壓力更大,6月份現貨基差對09報-10,公司不會買,但之前空的頭寸會回補。8、9月現貨基差對09賣30,通過盤面7、9正套來保護。
巴西大豆水分高,容易熱損,6、7月容易殺價。
飼料需求沒亮點,去年華南偏干、華北降雨多,沉塘魚沒出,水產需求延后,魚類價格不好,水產增量往后移,6、7月才會起來;豬料需求不太明晰,終端隨用隨買。
市場看法,四季度樂觀一點,到港少一些,但也不好大幅上漲。對后期基差極限看-100底部基差,不一定看得到,豆粕7、9價差到-70沒多少空間,5、6月份如能壓下來再做正套。
(3)廣州某豆粕、油脂貿易商
公司主營豆粕、油脂貿易。基差交易為主,單邊也參與。主要研究華南本地壓榨和供需。
豆粕基差看法:6-9月基差都看空,如有榨利,會刺激一波買船,基差看到-50。6月進口大豆到港1100萬噸,6、7、8月供應過剩,菜籽到港也比較多。8、9月基差往負的方向考慮,有正基差就賣。
近期因大豆進口證書問題斷貨,個別油廠停機導致市場供應減少,飼料廠低庫存下有補庫需求,油廠抬價,五一前飼料廠被迫買一些貨。短期豆粕庫存低、短時間抬高豆粕基差,5月基差回歸,期貨往現貨回歸,但05市場接貨信心不足,賣方有挺價情緒。
后市觀點,沒機會等待,豆粕7、9等到-80到-100可考慮正套。美豆等天氣,往上比較難,向下有低庫存支撐,南美兩國加起來產量只增加200-300萬噸。巴西大豆貼水看其賣貨進度,50%以上銷售進度貼水下跌會緩一緩。
油脂方面,棕櫚油消費不及預期,華東05+0賣不動,庫存高,去庫情況不好,2月報復性消費,后面是淡季,印尼5月配額也會出來;豆油的消費情況也不好,6-9月基差+480賣不動,到300多估計有人接。三大油脂都有庫存,豆油壓榨也會上來,棕櫚油、菜油、葵油都有增量。
棕櫚油進口方面,如果印尼配額出來,后期市場會買一些,盤面基差會回歸一些,利潤會出來,進口成本會降一些。現貨庫存90多萬噸,后面有崩基差可能。
菜油拍賣05平水賣,漲起來難。菜油5、9反套,50元價差合理。菜油09也有壓力,關注從澳洲進口的菜油情況。
豆棕09合約價差偏縮,看棕櫚油的表現。豆棕價差要重新定義,因茶多酚添加,18度可當14度去賣,費用降100元,華南全年可用18度。
4.調研第二天(4月13日)
(1)廣州某飼料公司
公司主要采購豆粕、菜粕、葵粕原料,菜粕、葵粕有進口,公司購買顆粒粕不多。
養殖方面,整體養殖不賺錢,豬料、禽料、水產料都環比下降,豬料環比下降2%,禽料下降10%,水
產料下降20%-30%。廣東非洲豬瘟還好,山東比較嚴重,福建也有點嚴重。水產投苗少,陳塘魚多。需求不好可能跟整體經濟形勢有關。二季度不樂觀,投苗不會太好。豬存欄不會太低,消費不好判斷。7、8月份再看豬的情況。禽料下降,不樂觀。水產方面,高端消費起不來,投苗較差,等天氣熱起來再看,不樂觀。
飼料配方差別大,根據不同飼料,采取不同配方,下游要求很高。商品料配方方面,為保品質,沒加雜粕,雜粕毒素不可控。自用料雜粕添加少則1個點,多則4、5個點添加。菜粕葵粕價差300-400會考慮用葵粕,二者臨界價差200左右。豆菜粕價差700-800是臨界點,沒有精確的標準,去年豆菜粕價差800-900上調菜粕添加,1000-1200進一步上調添加。豆菜粕價差回到800以下,又用回豆粕,當前短期豆粕供應緊張,用菜粕保供。
粕的庫存方面,2月份壓庫存20-30天,現在對市場看跌,庫存備貨不到10天,當前油廠開機有問題,庫存備貨10-15天。五一之前,備貨略大一點,但不想超過15天。當前油廠因檢測審核問題開機晚一個星期到10天,造成港口物流問題,五一前面臨提貨問題,拿貨排隊,個別油廠開不了機。
采購方面,不買基差,隨用隨買,巴西大豆貼水還在走弱,負基差鎖定貨源保供,再考慮成本和質量問題,后面關注巴西貼水和美豆天氣情況。10-15天備貨范圍內買一點,看盤面價格低會多買一點。壓低頭寸,看真實需求量,粕類走貨剛需。采購方面看時機和庫存變化,左側和右側都要抓。谷物頭寸2-3個月,現在看震蕩。
飼料降價滯后一點,2-3周才調一次價,成本下降,飼料收益好,單噸飼料利潤高的到100元/噸,全年平均50-60元/噸。
豆粕基差方面,5月份豆粕現貨基差對09合約估計跌到-50到-100,會比較合理。
供應端方面,更充分一些,4、5、6月份粕的供應呈增加趨勢,需求沒有亮點。
(2)廣州某油脂生產貿易商
公司主營豆油、棕櫚油和菜油貿易,有工廠和小包裝品牌。終端面向食品廠和實體。
短期這兩天油脂成交極低,終端買貨興趣弱,下游買貨合同周期短7-10天。大廠之前棕櫚油7500就開始買,現在不想再買貨。印尼政策有不確定性,不建議買貨。油脂供應充足,但庫存偏低,近月報價高,國內洗船。4、5月買船不會太多。
印尼庫存四五百萬噸,出口壓力不大,儲存能力能扛過來,國際豆棕價差低,國際會選擇買豆油。棕櫚油需求主要靠中國和印度。后期看政策和產地賣壓情況。
一季度油脂中包裝消費增加,小包裝沒降低,備貨庫存需求同比都是增加,目前渠道庫存都是空的,疫情放開滯后,需求要比去年好。
后市看法,終端購貨有補庫需求,消費不悲觀,供應端有不確定性,要考慮供給問題。但油料在恢復庫存,棕櫚油庫存低,印尼不定。中國棕櫚油庫存90萬噸,而去年只有20-30萬噸,價格可能會反彈一下,供應整體還是寬松的。
未來關注菜油機會。豆棕價差主要看棕櫚油的供應,買船數量對棕櫚油價格的影響比較大。菜油豆油價差長期看向上的概率大,有安全邊際,值得關注。
(3)廣州某豆粕貿易商
公司主營粕類貿易。
公司通過代加工來生產飼料,不同時期采取不同的配方,雜粕可替代豆粕的一半。
油廠方面,因監管問題,卸貨開機延遲,下游合同推遲,導致短期供應緊張,估計監管會常態話化,影響碼頭周轉。當前豆粕5月合約不是基本面的問題。
菜粕提貨壓力沒那么大,后期菜籽的供應也沒那么多,進口菜籽有虧錢,5月進口有窗口,豆粕供應壓力大。配方會調,以前豆菜粕600價差合理。5月油廠菜粕預售一部分,整體不多,客戶不愿意接,油廠虧錢多挺價不想賣,菜粕可多存放時間。
飼料廠不備庫存、不買貨。市場對5、6月的供應壓力有共識,看美豆能不能掉下來。巴西貼水不知道跌到什么價位。
豆菜粕傾向看縮小,后期豆粕壓力大,后面水產旺季來了也利多菜粕,但要關注進口澳洲菜籽價格。
5.調研第三天(4月14日)
(1)東莞某大豆壓榨油廠
公司主營大豆加工,銷售豆粕。
當前海關大豆放行問題,導致豆粕基差暴漲。海關證書檢疫等問題,導致比原有周期長10-15天,估計要變成常規檢測。之前轉基因證書申請沒這么長,現在申請周期變長,等海關出結果才能卸貨,等檢驗結果才能拉回工廠。以前3天,現在流程至少7天。排隊時間會拉長,而大豆存放時間長會造成熱損。此事解決是時間問題,4月底能全部解決。
養殖行業虧,豆粕庫存備貨低,基差突然暴漲到400之上,因為下游步調心態太一致了,遇到證書檢疫問題導致基差上漲。
5月份的停機計劃公司在4月份都用完了。全年開機率80%,這個月50%,計劃85%。
榨利方面,基差在200之上都行。銷售進度很低慢,4月銷售差一半,遠期基差特別難賣,蛋白、能量都難賣,產業鏈陣痛。公司風險控制方面,銷售基差,一般套保,不留敞口,套不出利潤不賣。所有訂單都有空單套保,不承擔風險,點價就平。大部分飼料企業一口價,部分做基差,買近月基差和一口價比較多,基差風險也比較大。
目前工廠壓榨的是巴西大豆,買船計劃7、8月份還沒有買完,巴西大豆到中國45天。巴西大豆貼水已經跌很多,物流不是大問題,是巴西大豆賣不出去,8、9月基差銷售沒有利潤,從貼上上看價位低,適當買一點,靈活操作。
4-6月大豆到港方面,4月840萬噸,5月1200萬噸,6月900萬噸。
需求方面,預計5月過后會好一點,之前下游備了很多貨,疫情放開后消費更差,養殖虧,消費信心不足。下游拿貨彈性非常大。
豆粕3500、3600以下可以買,3800以上有壓力,3800以上的豆粕相對其他飼料原料沒有優勢。
(2)東莞某油脂貿易公司
公司主營豆油、棕櫚油、菜油的貿易。公司產品有散油和中小包裝,有倉儲物流。
油脂波動大,盤面近高遠低,不好操作。油脂庫存高、貨權集中。
棕櫚油對其他油脂的替代,主要看價格,當前豆油基差700,棕櫚油基差150-160元,調和油主要用棕櫚油。菜油價格低,菜油添加會多一點。各油脂風味差不太多。
進口非轉基因菜油比進口轉基因菜油價格高400-500元。菜油貨很多,價格也跌很多,不看好基差,供應大,累庫,消費總體正常,國外供應多,中國交易量大。6月份之后菜油買得少,比前幾個月少,俄烏戰爭如果平息出口會增加。
花生油方面,花生滿足不了國內的消費量,有食品消費,還有進口,國內花生減產,花生油是高端油脂,走獨立行情,進口花生按協定稅率,靠集裝箱運輸,進口總量也有限。
消費情況上,總體正常,跟疫情前差不多,餐飲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后市看法上,對油脂高價不看好,豆油基差維持在600,大豆到港多,庫存壓力大。
(3)廣州某油脂貿易公司
單邊未來預計波段行情為主。
美豆平衡表數據比較有支撐,對于中國來說,最近兩個月的定價在巴西豆上。
有兩個原因可能繼續壓制巴西升貼水:1. 巴西糖的出口,可能在物流上影響大豆的運輸;2. 賣貨的量太大。升貼水看不到底在哪里,一直跌的話,沒人敢囤。
目前巴西賣豆子應該還是有利潤,因為美豆盤面比較高。
棕櫚油5月船期還倒掛400塊左右。
未來不敢太看跌,因為印尼的罐容彈性比較大,不賣貨憋庫也能憋1-2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