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脂企穩反彈 但缺乏大幅上漲的驅動

    2023-04-19
    摘要:

    在經過2月下旬到3月中旬的一輪大幅下跌,以及最近的反彈之后,油脂再次構筑了一個新的波動區間,暫時認為油脂將在這個區間內震蕩。

    新華財經

    在隔夜美豆反彈走高的帶動下,國內油脂油料18日全線上漲。截至收盤時,豆二主力合約漲超4%;菜粕、棕櫚油主力合約雙雙漲超3%;豆油、菜油主力合約漲幅也在2%以上,豆一、豆粕主力合約分別上漲1.05%和1.70%。

    直觀看,美豆反彈走高,尤其是美豆近月合約再度回到1500美分/蒲氏耳關口上方,奠定了油粕市場企穩的基礎。同時,市場對極端天氣影響的炒作也帶動了農產品市場的多頭情緒。

    美豆壓榨需求向好 近強遠弱格局或將延續

    受美國3月大豆壓榨需求好于預期的提振,上周沖高回落的美豆本周再度走高。據美國油籽加工商協會(NOPA)的數據,3月大豆壓榨量為1.8581億蒲式耳,高于市場預期的1.83411億蒲式耳,并創下了15個月新高。結合此前公布的庫存報告來看,截至2023年3月1日,美豆舊作庫存低于預期且較去年同期減少13%,市場對美豆“舊作偏緊”擔憂逐漸轉變為現實。在此背景下,隔夜美豆和油粕集體收漲。

    國內豆類市場也同樣面臨供應“近緊遠松”的問題。盡管市場普遍認為二季度國內大豆到港量將明顯增加,但短期內市場傳言有油廠大豆通關偏慢被迫采購豆粕現貨,則給相關油粕品種帶來了明顯支撐。

    此外,據中國糧油商務網,盡管油廠開工率較上周略有增加,但下游提貨量大增,使得豆粕庫存降至27萬噸;部分油廠限產限提加劇了市場供應恐慌,加之終端集中補貨,引發豆粕現貨價格大幅攀升。17日國內主流油廠豆粕成交均價為4295.84元/噸,較前一日上漲112.94元,刷新近7周高點。

    國信期貨表示,市場預期20日以后,國內油廠開工有望得到恢復,本周豆粕偏緊的格局將對現貨有所提振,連粕市場在美豆及現貨的市場下震蕩收漲,短期連粕近強遠弱格局或將延續。

    不過南華期貨分析認為,近期國內蛋白受到進港延遲問題影響而表現堅挺,但該問題屬于短期的問題,后續隨著通關手續辦理完成,已經到達關外的大豆最終依舊會順利進廠,供給的增加僅是考慮后延而非消失。而消費端,新養殖季的開啟對蛋白的消費并未出現明顯反彈,究其原因在于當前養殖利潤持續虧損且并未看到好轉的跡象,這極大的影響了養殖戶對蛋白的消費心態,再配合國家豆粕減量替代政策的持續發力,豆粕在供強需弱的情況下,價格上方壓力將維持。

    天氣變化引關注 極端天氣增加價格波動幅度

    目前油脂油料市場逐步進入新季基本面指引的周期,昨日(17日)公布的首份美國農產品作物生長報告顯示,截至4月16日當周,美國大豆播種率為4%,好于市場預期為2%,且高于去年同期和五年均值的1%,美豆播種獲得了一個良好的開局。但隨著新作物播種的開始,市場對天氣狀況的關注也在同步升溫。

    近期全球極端天氣頻發,天氣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對作物本身的影響,包括農作物的質量和產量;另一方面影響農作物生產和流通的進程,包括種植、收割以及運輸等。

    方正中期期貨認為,極端天氣頻發導致農產品供應端的穩定性下降、物流端的擾動增加,這兩方面都會放大價格的波動。全球農產品生產呈現區域集中的特點,且產量對天氣的依賴度較高,一旦主要產區遭遇重大天氣災害,當年產量就會遭受重創。此外,近年來全球貿易化程度加深,物流對于農產品的階段性供應以及價格的影響也較大,一旦極端天氣導致主要產區物流不暢,農產品的階段性供應就會收縮,進而加大其價格波動幅度。

    但就2022/2023年度整體的基本面來看,阿根廷超1500萬噸的復產和巴西穩定在1.55億噸的產量將帶來更為確定的利空。今年全球氣候狀態將從拉尼娜向厄爾尼諾轉換,一些機構甚至預測,厄爾尼諾現象有可能提前到來。弘業期貨表示,持續較強的厄爾尼諾導致南北美洲大豆主產區降水增多,有利于全球大豆單產的提升。厄爾尼諾的持續時間、強度與大豆單產呈正相關。

    因此,中信建投期貨預計,南美遠期的豐產潛力和我國相對不足的進口增長空間是全球大豆累庫的重要壓力,而一旦生柴題材熄火,全球壓榨估計也將面臨確定性的需求消退。與此對照,美豆的平衡表意義就大大削弱了。

    油脂企穩反彈 但缺乏大幅上漲的驅動

    供需一直比較寬松的油脂板塊近日企穩反彈,其中棕櫚油表現最強,據外媒報道,BMD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周二攀升逾4%,創下2022年12月以來最佳單日表現,因黑海運糧協議前途未卜推動相關油脂走強,同時馬幣走軟也提供一定支撐。庫存方面,數據顯示,印尼2月庫存降至260多萬噸,遠低于正常水平,也低于1月的306萬噸。而國內庫存,據中國糧油商務網,截至2023年第15周末,國內棕櫚油庫存總量為81.2萬噸,較上周的86.6萬噸減少5.4萬噸,雖然仍處于同期高位,但已經連續三周下滑,低于2019年創下的同期高位水平。

    國信期貨認為,馬來西亞將5月份毛棕櫚油出口稅率維在8%不變,并上調了計算關稅的棕櫚油參考價格,對馬棕油價格有所支撐;而國內方面,中國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4.5%,高于市場預期,服務業增加讓市場對于油脂需求樂觀預期增強,等待需求及外盤的提振,短期市場在國際油脂反彈提振下小幅回升。

    不過國泰君安期貨表示,目前來看油脂還不具備大幅上漲的驅動。在經過2月下旬到3月中旬的一輪大幅下跌,以及最近的反彈之后,油脂再次構筑了一個新的波動區間,暫時認為油脂將在這個區間內震蕩。

    此外,巴西大豆上市壓力、產地棕櫚油供增需減預期、全球生物柴油需求下降、國內進口大豆集中到港、菜油供應壓力大等利空因素的影響依然存在,油脂維持強現實弱預期的格局。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