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
近期,國內菜油盤面延續下跌后的區間振蕩走勢。短期稍有走強,主要源自宏觀數據向好、周邊油脂反彈的帶動。國內菜油當前仍是強供給、弱消費的格局。近期,沿海進口菜油庫存回升速度較快,中期庫存趨于回升,國內供需邊際預期進一步轉向寬松。從國內油脂供需預期來看,菜油仍是油脂中的偏弱品種。
從供給端來看,由于進口利潤進一步轉差,近期國內很少有新增菜籽買船。不過,在2022年8月船期至2023年7月船期中,國內累計菜籽已采量約520萬噸,為歷史同期最高采購量。雖然當前采購船期已到今年10月,本作物年度國內菜籽總采購量幾乎已經完成,但菜籽各月到港量分布呈現近多遠少局面,預計6月之后國內月度菜籽到港量將由當前高位顯著回落。此外,雖然國內進口加拿大菜油利潤一直較差,但對俄羅斯、阿聯酋、歐盟等國的菜油采購量增加,并且近期仍有進口利潤。數據顯示,3月國內菜油和芥子油合計進口量為18萬噸,同比增加107%,進口量較為充足。中期來看,市場預估國內單月菜油到港量為13萬—16萬噸,進口量維持平穩水平。
伴隨著菜籽大量到港,為滿足前期國內提貨訂單,國內油廠菜籽壓榨量也處于歷史高位。2—3月維持各月50萬噸左右的單月壓榨量,月壓榨菜油產出20多萬噸,加上進口菜油,目前國內單月進口菜油供給量在35萬噸左右。與此同時,儲備菜油的輪換依舊在進行,呈現先出庫后輪入的特點,在近端菜油供給上有一定的邊際貢獻。另外,5—6月國產新菜籽即將進入收獲期。行業調研顯示,全國新季菜籽產量預計同比持平略減,雖然面積同比增加,但單產略微下降。綜合來看,由于進口菜籽大量到港、進口菜油到港量較為充足,加上少量儲備菜油輪出補充、國產菜籽即將上市,中期國內菜油供給量依舊充足。
從需求端來看,2022年12月至今,雖然沿海進口菜油表觀需求很好,但其中很多數量是前期儲備菜油輪出的集中輪入提貨需求。2月至今,前期儲備菜油集中輪入基本結束,加上供給量較高,沿海進口菜油庫存明顯回升。截至4月14日,沿海油廠及貿易商進口菜油庫存合計為35.45萬噸,同比增加21%,沿海庫存恢復至歷史供需正常庫存水平。4月下旬,一方面,國內進口菜油庫存持續回升,供需格局進一步改善;另一方面,國內豆油卻因進口大豆到港季節性偏低,庫存持續回落,提貨緊張,國內三級菜油價格開始低于一級豆油。臨近4月底,兩廣地區一級菜油開始平水甚至低于一級豆油價格。
目前,市場期待國內進口菜油前兩年被替代的消費能有所回升。不過,筆者了解到,雖然國內菜油中包裝消費同比有較顯著增加,但菜油消費主力的小包裝植物油消費變化不大。原因在于,近幾年國內菜油價格明顯偏高,銷區油脂消費結構已經出現顯著變化,豆油消費甚至占據80%,終端已經習慣了前期的植物油配方。除非菜油價格相比豆油具有持續性優勢,菜油的替代消費才會逐漸收復失地,這可能需要較長時間。中期來看,隨著大豆到港增加,國內豆油庫存將止跌回升,國內棕櫚油庫存將逐漸下降,但也是偏充足水平,加上玉米油和葵油價格也處于歷史相對低位,收復菜油消費失地之路不會非常順暢。此外,由于供給趨于增加、需求偏弱持續,國內菜油庫存到6月可能會進一步回升到歷史區間上沿。
綜合上述分析,中期消費尤其是小包裝消費的改善程度,是菜油價格重要的上行驅動。在此之前,菜油仍將是三個油脂中的偏弱品種。單邊來看,預計菜油中期跟隨油脂整體價格延續偏弱運行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