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
外圍系統性風險導致豆油期貨在3月底大幅回落,隨著市場恐慌情緒緩解,國內外油脂期貨觸底回升。展望后市,美豆基本面仍存利多,但國內豆油供應充裕,需求不振,大連豆油期貨有望維持振蕩走勢。
從國外方面來看,經過數月交易,豆類市場已經基本消化了巴西大豆增產以及阿根廷大豆減產的消息。巴西大豆豐收上市、阿根廷大豆開始收割、阿根廷政府推出“大豆美元”政策刺激出口措施等,對國際豆類市場的影響不大。目前,市場關注焦點已經轉向美國新作大豆播種面積、播種進度以及播種期的天氣,但這些題材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使得今后一段時間美豆將維持偏強振蕩走勢,從而支持豆油維持強勢。
從美豆播種面積來看,美國農業部公布的基于實地調查的美豆播種面積報告顯示,美豆播種面積為8750萬英畝,與去年基本持平,但低于市場平均預期的8824萬英畝。2022/2023年度美豆期末庫存維持近幾年來偏低水平,疊加今年美豆播種面積沒有明顯增加,一旦單產出現問題,2023/2024年度美豆供應偏緊將是大概率事件。目前來看,美豆播種還算正常。美國農業部在每周作物生長報告中稱,截至4月16日當周,美豆種植率為4%,高于市場預估的2%,也高于去年同期1%和5年均值1%的水平。不過,由于近期洪水和霜凍天氣同在,預計本周及以后幾周美豆種植進度將明顯放緩。此外,本周晚些時候美國中大豆產區將出現更多低溫天氣導致霜凍和冰凍,額外的濕氣也將增加中上游地區發生洪水的可能性,這將使得美國農作物種植進度放緩。
從國內方面來看,我國海關部分嚴格執行大豆檢驗程序導致進口大豆卸船進度偏慢,部分油廠因缺豆導致壓榨開工率大幅下降,因階段性供應偏緊,沿海地區豆粕、豆油價格一度走高。相比之下,目前處于油脂需求淡季,油廠豆油成交略顯清淡。據統計,上周國內重點油廠豆油散油成交總量為7.78萬噸,日均成交量為1.56萬噸,周環比略有回升,但仍處于歷史同期偏低水平。后期來看,由于大豆進口量依舊龐大,油廠大豆、豆油庫存高企,豆油供應依舊充裕。相比之下,餐飲業仍然沒有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水平,豆油消費依舊不振,這使得國內豆油很難出現趨勢性上漲行情。
Mysteel農產品團隊根據船期初步統計,4月國內主要地區123家油廠大豆到港預估127船,合計約825.5萬噸,5月進口大豆到港量預計1100萬噸,6月進口大豆到港量預計890萬噸,均處于歷史同期偏高水平。然而,大豆卸船進度較慢使得沿海油廠大豆庫存累積有限。數據顯示,2023年第14周,全國主要油廠大豆庫存略有下降,為260.8萬噸,較前一周減少18.33 萬噸,減幅為6.57%,但比去年同期增加13.2萬噸,增幅為5.33%。近期大豆庫存連續下降,主要原因是大豆卸船偏慢導致到港延遲1—2周,第13周、第14周國內大豆到港量均在110萬噸左右,第14周大豆到港較預估減少50萬噸左右,到港延遲明顯帶動國內大豆現貨價格上漲。
整體來看,國外方面,美豆正值播種季,天氣題材提上日程將限制豆油跌幅。國內方面,大豆和豆油庫存高企,而需求不旺,階段性供過于求態勢明顯,這將導致豆油期貨較難走高,后市維持區間振蕩概率較大。(作者單位:金期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