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油價格一再探底,利空是否出盡,盤面能否止跌反彈?

    2023-05-13
    摘要:

    本周以來豆油價格一再突破底線。近期利空因素看似大多已出盡,短期也許還有回調機會,長期來看豆油偏空幾率始終較大。

    我的鋼鐵網

    豆油盤面在“五一”節后短暫反彈之后,又恢復了下跌態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國際原油期貨走低和馬來西亞棕櫚油走低影響,豆油行情低迷;另一方面,最根本的還是受自身基本面的影響,大豆價格一再下跌,并且充沛供應,使得市場對未來的預期并不樂觀。

    豆油價格再次探底

    本周以來,豆油價格一再突破底線,原本高挺的基差也承受不住來自市場的壓力,接連下挫,受原油下跌的帶動,整體油脂盤面都成下跌趨勢,而競品油脂的領跌,同樣對豆油形成牽制,豆油價格難以提振。后期的大供應格局一旦形成,在消費未達預期的情況下,豆油價格將面臨較大壓力。

    豆油供應走向寬松

    第19周(5月6日至5月12日)111家油廠大豆實際壓榨量為161.34萬噸,開機率為54.22%,預計第20周(5月13日至5月19日)國內油廠開機率小幅上升,油廠大豆壓榨量預計169.8萬噸,開機率為57.06%。繼上周部分地區停機計劃之后,下一周期的開機率有一定回升,后期大豆的供應和壓榨,都是處于一個相對寬松的狀態。

    豆油需求依舊低迷

    雖然疫情過后,大家出行、餐飲都進一步開放,五一節假日的出行數據也十分可觀,但是這幾年的緊縮狀態還對大家的消費觀產生著影響,國民的消費需要緩慢的恢復,短時間還未達到正常水平。另一方面,現階段屬于豆油消費淡季,五一前有一小波備貨后,市場又歸于平靜,上一周期豆油短暫上漲,使得部分貿易商有少量備貨意向,本周期豆油價格反復突破底線,反而讓市場不得不再度進行觀望。

    豆油庫存不斷攀升

    根據油廠提供的數據,本周期以及下周期的壓榨量比較可觀,油廠提貨較之前稍顯寬松,華東地區5月可售不多,近期多在成交6月合同,近期豆油緩慢累庫,預計后期6-7月或可達到高點。

    后期預測與展望

    從基本面來看,豆油并無利多因素,后期應關注宏觀因素和天氣對豆油的影響,五月下旬以后,賣貨壓力慢慢給到油廠,對于后期的不看好,使得市場持續觀望,搖擺不定。現階段豆油價格已經處于近三年歷史低位,但是否再次突破最低,還要看近期能否有利多因素出現,否則豆油價格或有繼續下行空間。


    ***豆油利空是否出盡,盤面能否止跌反彈

    近期盤面持續走低,利空因素接踵而至,需求未有較大起色,市場后續還將面臨哪些壓力?

    國外方面:繼5月美聯儲加息后,債務上限問題持續引發市場的擔憂,且6月加息的可能性仍在,市場對于經濟衰退的擔憂重新回歸,且美國原油庫存增加,國際油價下跌,給予油脂盤面利空體現。

    昨晚USDA報告中,5月美國2023/2024年度大豆產量預期為45.1億蒲式耳,市場預期為44.94億蒲式耳。美國2023/2024年度大豆期末庫存預期為3.35億蒲式耳,市場預期為2.93億蒲式耳。美國2023/2024年度大豆單產預期為52蒲式耳/英畝,市場預期為51.8蒲式耳/英畝,似乎都為利空體現,也符合市場預期。

    國內方面,近期國家統計局5月11日發布,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環比下降。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環比由上月持平轉為下降。宏觀層面略有呈現利空,國內油脂承接,也有利空體現。

    豆油自身基本面,下游需求方面整體較為一般,自五一后至今,全國總成交約為14.8萬噸左右,同比2019年約20.18萬噸,減少5.38萬噸,減幅26.66%。其中山東因前期產能缺豆受限,可售較其他地區偏多,雖部分油廠挺價,但未有成效,其他油廠基差持續下落,現基本為全國較低價格,節后貿易商根據自身情況,按需補貨或因前期空單,有所采貨。且華北停機,可售有限,提貨較為緊張,給予山東部分機會,但按目前情況而言,成交也未有較大改善;華南整體表現與山東相差不大,前期因缺豆現大多以執行合同為主,廣東偏緊,廣西相對寬松。

    競品油脂,棕櫚油方面,MPOB4月供需報告落地,馬棕4月產量120萬噸,環比下降7.13%;出口108萬噸,環比下降27.78%;月末庫存150萬噸,環比下降10.54%,與預期基本相符,且馬棕4月末庫存基本與預期持平,報告整體呈中性。產地棕櫚油正值季節性增產期,加之印尼出口限制措施將到期;中國和印度高庫存背景下采購意愿有限,產地出口需求疲弱,都抑制了棕櫚油價格。國內方面,五一節后終端下游提貨平淡,節后盤面先漲后跌,總體給予豆油以抑制。

    菜油方面,整體表現粕強油弱局面,即使美聯儲加息壓力得到釋放,菜油仍然承壓較大,雖然消費仍在恢復當中,但是菜油的基本面依然較差,因為進口菜油大量到港,以及壓榨廠開機,菜油后續將會不斷累庫,后期整體的菜籽供應仍然寬松,預計菜油還有下行空間。因此,總體呈現也為利空。

    近期雖利空因素持續,但國內宏觀方面有專家也表示,當前物價下行主要是高基數擾動下的回落,是階段性、暫時性的。隨著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市場需求穩步回暖,基數效應逐步減弱,下半年物價水平有望回歸至合理水平,給予國內與提振。

    且豆油本周的供應方面有所收緊,根據Mysteel農產品對全國主要油廠的調查情況顯示,第19周(5月6日至5月12日)111家油廠大豆實際壓榨量為161.34萬噸,開機率為54.22%;較預估低5.16萬噸。且本周因山東部分抽檢大豆延遲到廠,開機有所下降,華北蒸汽受限,已基本停機,因此本周庫存預計有所回落下跌,給予基本面與支撐。

    近期利空因素看似大多已出盡,短期也許還有回調機會,但長期來看,畢竟大豆預估到港量較多,產能產量的恢復只是時間問題,且競品油脂棕櫚油國外畢竟也為增產季,且國內進口利潤一旦打開,買船量增加,國內庫存拐點很難確定。菜油高庫存,下游需求雖在修復,但也在持續累庫中。因此長期來看豆油偏空幾率始終較大。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