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消息:周四(18日)是黑海谷物協議到期的日子,迄今為止俄羅斯尚未同意續簽該協議,因為該國谷物和化肥出口面臨的障礙依然存在。
行業分析師們認為,即使這份協議終止,也不會對全球供應馬上造成威脅,因為烏克蘭仍然能夠出口谷物,盡管出口成本提高,而且該國農作物產量預期將會下降。
本周在日內瓦參加GrainCom會議的大約20名交易員和分析師們參與了一項有關該協議前景的調查,大多數受訪者預計該協議將會續簽,盡管可能會有一些延遲。
由于今年烏克蘭谷物產量預期要低得多,意味著出口量減少,減輕了通過黑海港口出口的壓力。烏克蘭可以通過鐵路、卡車和經多瑙河出口等替代路線繼續保持出口。不過行業人士指出,這些替代路線的運輸成本比黑海海運成本高得多。
烏克蘭谷物協會會長尼古拉·戈巴奇夫表示,如果沒有谷物走廊,出口物流成本將大幅提高,從而削減農戶種植利潤,可能導致農戶停止大量生產小麥和玉米。
美國農業部上周五發布的供需報告稱,2023/24年度烏克蘭玉米產量估計為2200萬噸,低于當前年度的2700萬噸;出口量估計降至1650萬噸,低于當前年度的2550萬噸;2023/24年度烏克蘭小麥產量估計降至1650萬噸,低于2022/23年度的2090萬噸;出口量估計為1000萬噸,低于上年的1500萬噸。
芝加哥農業資源公司總裁丹·巴斯表示,如果(俄羅斯)沒有續簽協議,今年不會對全球供應產生重大影響。因為烏克蘭收成預期下降,可以通過東歐路線出口。不過問題是成本將增加15%到20%,”他說。
自去年7月底達成黑海谷物協議以來,烏克蘭迄今通過黑海走廊出口了3025萬噸谷物,其中50%左右為玉米,28%為小麥,其他為葵花籽和制成品以及大麥。
俄羅斯指責黑海協議的執行違背了最初為全球南方不發達國家提供食品的初衷,因為歐洲成為烏克蘭谷物的頭號目的地。隨著烏克蘭谷物大量涌入歐盟國家,導致波蘭等國的谷物價格下跌,損害國內農戶利益,導致波蘭等五國在本年度剩下時間里禁止進口烏克蘭谷物和其他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