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合財經
厄爾尼諾干旱天氣現象迫在眉睫的風險可能引發種植園參與者對作物生產力的擔憂。這將特別影響棕櫚油行業,因為該商品的需求和使用量相對較高,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毛棕櫚油 (CPO) 價格波動。
最近,幾個國際氣象組織預測厄爾尼諾現象將在今年下半年到來,這主要是由于最近幾周天氣異常炎熱。盡管 5 月份的天氣經常會因為帶來降雨的東北季風季節結束而轉暖,但情況仍然如此。
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南太平洋附近地區的國家——澳大利亞、南美洲和東南亞——通常會帶來低于平均水平的降雨量,并增加森林火災和煙霾的風險.
根據馬來西亞豐隆投資銀行(HLIB)的研究,包括世界氣象組織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在內的少數氣象機構預測,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可能性高于 50%從 6 月開始,盡管 NOAA 也預測這種現象可能是溫和的。
HLIB Research分析師Chye Wen Fei表示,厄爾尼諾確實對油棕種植園的生產力產生影響,嚴重程度取決于其強度。
這是因為油棕樹也是“對水分敏感”的植物,每月需要 150 至 200 毫米的降雨量。
“雖然樹木可以承受短期干旱——這取決于土壤類型和地下水位——持續兩個多月的干旱壓力通常會導致隨后 12 個月的開花和果實產量減少,”她在昨天的一份報告中說.
Chye 說,厄爾尼諾現象導致東南亞降雨量減少、氣溫升高和異常干燥的天氣將導致產量下降,具體取決于天氣的強度和時間。
“這種現象對原棕油產量的影響通常是多方面的——第一個是立竿見影的影響,其次是滯后 12 個月的影響,”她補充道。
她指出,自 2000 年以來,四分之三的厄爾尼諾事件導致產量下降。因此,她表示,收益率的中斷自然會導致原棕油價格上漲。
Chye 還重申她的 CPO 價格假設為 2023 年每噸 4000 令吉和目前每噸 3800 令吉,等待厄爾尼諾現象的進一步更新。
另外,馬來西亞棕櫚油協會首席執行官 Joseph Tek Choon Yee 承認無法采取任何措施來減輕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但他表示,油棕種植者通常會通過加深集水池、清淤池和水道來調查集水區,因為以及根據良好的水資源管理實踐準備筑堤以緩解水資源短缺問題。
“包括棕櫚油廠在內的供應鏈將需要為其加工準備充足的水,并準備好計劃在必要時將農作物運送到其他有水源的地方。
“他們還需要時刻警惕潛在的火災。這些都是預期的危機管理,”他告訴 StarBiz。
泰克說,厄爾尼諾持續時間長對農作物產量和生產力產量的影響分三個延遲階段進行,其中第一個階段可以預計在大約半年后,然后是另外兩個延遲階段。
“假設厄爾尼諾從 6 月開始發生,大約半年后會在 2023 年感受到更直接的影響,還有兩個滯后影響將在一年后顯現,第三階段會在發生后兩年出現。
“因此,預計 2024 年和 2025 年的作物產量將大幅下降,”他說。
泰克還表示,棕櫚油行業將期待與有關當局合作,為厄爾尼諾現象的緩解工作做好更好的準備,尤其是在火災準備方面。
與此同時,Rakuten Trade 股票銷售主管 Vincent Lau 認為,厄爾尼諾現象將影響所有作物的產量,因此,原棕油價格預計會上漲。
不過,盡管今年早些時候的強降雨導致生產力下降,但原棕油價格自 1 月份開始下跌,連同大豆等其他農作物的價格,劉表示,厄爾尼諾等不利消息可能已經被定價進入種植業。
“總的來說,它不應該對該行業產生太大的重大影響。
“我們對種植園有'持有'的看法,但如果(種植園)股票價格再次變得有吸引力,它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防御性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