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鋼鐵網
受一些特殊因素頻繁擾動,油廠大豆到港持續推遲,本應該4月下旬后隨著國內油廠前期進口大豆通關手續辦理完成、部分地區油廠開機率逐漸回升;導致供應遲滯后移,但大豆集中到港思路仍未改變,豆油供應寬松還未兌現,二季度合計接近3000萬噸的到港量,5-6月份則月均1000萬噸到港量的加持,供應壓力整體后移;加之夏季是豆油消費的整體淡季,疊加棕櫚油天氣轉暖后的消費替代,后續的供應壓力不容小覷;美豆種植方面進展順利,需進一步關注2023年美豆春播天氣形勢。
各地豆油現貨基差持續下跌,截至周五,華東現貨基差為09+(580-650)元/噸,華南現貨基差為09+(530-680)元/噸,山東現貨基差為09+(450-520)元/噸,華北現貨基差為09+(480-520)元/噸。豆油轉向消費淡季,消費短期難以支撐價格。
棕櫚油方面,周內馬棕BMD下行,主產地利多落地,需求低迷疊加產量預期增長較快打壓棕櫚油盤面,競品油脂美豆油的領跌,使得棕櫚油承壓下挫。目前印尼壓力較大,產量的恢復及相對馬棕的性價比降低,也迫使印尼下調參考定價及稅費。國內方面,近端的支撐在于去庫進程加快及港口24度現貨緊張,伴隨天氣轉暖,北方消費轉好,因此基差表現堅挺。但周內進口利潤轉好,6-7月買船活躍,6月預計到港增加使得市場對后市信心不足。
菜油方面,受周末報告及情緒影響,國內菜油小幅下跌,但較豆棕跌幅較小。從菜油基本面來看,庫存短期內或易漲難跌,轉折點或出現在7-9月供應減少節點。后市需關注菜籽買船到港、國內開機以及終端消費情況。
綜上所述,三大油脂證價格重心或將下移。隨著大豆不斷過關,部分工廠預計逐步恢復開機,豆油供應緊張情況有望逐步緩解,需求上暫乏亮點,貿易商采購心態謹慎。豆油預計6月上旬供應將會逐步轉向寬松轉變加速累庫進程。后期需要重點關注國內大豆到港通關以及整體的開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