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脂:加速下跌,加快尋底

    2023-05-23
    摘要:

    無論是美聯儲堅持的加息還是中國政府的斡旋和平,對大宗商品來說都是一個利空影響,供給方面油脂油料已經出現了實質性向好。

    格林大華期貨

    年初以來,對于油脂的走勢,我們一直保持著悲觀的態度,農產品需求端的穩定性,令其定價主動權在供給端。

    新年度以來,我們看到全球油脂油料的供需平衡表出現了樂觀的向上修復,同時我們看到全球海運貿易流源源不斷的在向中國發送,需求方面呢?穩定,雖然有淄博燒烤火熱的加持,但是整體餐飲收入并沒有恢復到疫情以前的空前盛世,商務宴請的萎縮,令油脂的消費保持穩定狀態,中國一直致力于世界的和平,黑海流域的油料如同涓涓細流阻而不斷的流向需求國。

    新年度美豆的播種進度超出市場預期,新年度的供需平衡表有望再度得到向上的修正。預期的拉尼娜或將影響東南亞棕櫚油產量,但是在實質性減產出現前,市場更多的將繼續交易供應的充足。油脂,加速下跌,加快尋底。

    一、全球油脂油料供應端的向好修復

    2023年開年以來,我們老生常談的在講述油脂油料供應端的向好,從我們華南地區的調研,市場上對2023年國內油料的供應就開始轉為樂觀情緒。

    全球菜籽產量2022年較2021年已經有了實質性的1100萬噸增加,尤其是加拿大的產量恢復,2021年加大拿油菜籽產量僅有1375萬噸,2022年加拿大油菜籽產量恢復到1953萬噸,2023年市場預期加拿大油菜籽恢復到2030萬噸,連續兩年加拿大菜籽產量回升,奠定了全球油菜籽產量的增加。歐盟27國的油菜籽產量自2019年以來,一直保持穩定的增加的狀態,市場對2023年歐盟27國油菜籽產量的預估是2050萬噸,2019-2022年歐盟27國產量分別是1525萬噸,1673萬噸,1953萬噸。兩大主產體菜籽產量的增加奠定了供應向好的格局。同時,我們在3月初的華南調研得知,2023年二季度之前國內油菜籽供應非常充足,每月差不多有70萬噸菜籽到港,其中還有通過中歐班列從俄羅斯運到上海和重慶地區的俄菜油,國內伴生的就是油廠油菜籽壘庫和菜油壘庫現象出現。這也是施壓盤面和現貨菜油價格的主要壓力。

    截止到2023年第20周末,國內進口油菜籽庫存總量為43.8萬噸,較上周的47.0萬噸減少3.2萬噸,去年同期為22.4萬噸,五周平均為47.7萬噸。截止到2023年第19周末,國內進口壓榨菜油庫存量為52.0萬噸,較上周的50.7萬噸增加1.3萬噸,環比增加2.63%;合同量為24.7萬噸,較上周的22.4萬噸增加2.3萬噸,環比增加10.65%。

    二、巴西大豆豐產奠定全球大豆供應向好基礎

    根據美國農業部5月供需報告數據顯示,全球大豆庫銷比回升至21.92%,結轉庫存回升至122.5百萬噸,這主要得益于巴西大豆2022/23作季產量有望在1.55億噸之上,帶動了全球大豆供應端的向好。再給全球豆類價格施加新壓力的就是新季美豆的播種進度,根據美國農業部的公布數據顯示,截止到截至2023年5月14日當周,美國大豆種植率為49%,不及市場預期的51%,此前一周為35%,去年同期為27%,五年均值為36%。因此我們見到了美豆油07合約跌向45.75美分/磅,美豆跌向1304.75美分/蒲式耳。

    三、東南亞棕櫚油季節性高峰期到來

    自2019年以來,棕櫚油主產國故事不斷,事故不斷,持貨增價,顯示馬來西亞的勞工短缺問題,隨后是印尼人為的限制棕櫚油出口政策,這推動了棕櫚油期價歷時兩年半的上漲,最后折戟與印尼棕櫚油脹庫,國內棕櫚種植農戶游行增多,人為的扭曲性政策得以停止,大量的棕櫚油涌出,伴隨著油脂油料價格的下跌開啟。

    棕櫚油的產量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和周期性,每年的4月-10月是棕櫚樹的產果高峰期,同時也是出口高峰期,目前我們已經進入了這一季節性增產周期,馬來西亞南部棕果廠商公會(SPPOMA)數據顯示,5月1-2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環比增加18.5%,其中鮮果串(FFB)單產環比增加17.11%,出油率(OER)環比增加0.22%。目前市場上看到連續兩個月走弱的棕櫚油產量,在懷疑是否是厄爾尼諾現象已經對產量造成了減產影響,非也,開齋節在今年的4月份,因此工人休息比較多,產量出現下降可剔除掉假期因素。

    棕櫚油主要需求國已經有效壘庫。印度作為全球第一大油脂需求國,其國內植物油庫存已經有效回升,截止到 2023年4月,印度的植物油庫存已經回升到2018年之前的高位狀態,港口植物油庫存73.6萬噸,渠道庫存263.8萬噸。印度的植物油進口中棕櫚油進口占比最大,但是自2022年以來,因棕櫚油的高價,印度開始尋求更加便宜的葵油或者豆油代替。

    四、CFTC資金轉向

    根據CFTC非商業持倉數據顯示,大豆凈多持倉仍在高位,豆油凈多持倉連續7周負值,豆粕凈多持倉連續9周高位增持。截止5月16日,大豆非商業凈多持倉38154張,較上周減少26121張;大豆油非商業凈多持倉-29483張,較上周增加21208張;豆粕非商業凈多持倉112341張,較上周增加21361張。

    五、黑海運輸逐步轉為暢通

    自2023年以來,中國政府致力于俄烏沖突從戰場回到談判桌之上,截止到4月底,烏克蘭總統已經同我國國家主席通過電話,雙方進行了長時間的意見交換,困擾全球的戰爭隱患有望解決,黑海流域的運輸問題一直阻而不斷的問題將逐步轉為暢通,對全球糧食和油料的供給將會非常有利,也給全球油料價格下跌帶來基礎。

    綜上所述:宏觀方面,無論是美聯儲堅持的加息還是中國政府的斡旋和平,對大宗商品來說都是一個利空影響,供給方面油脂油料已經出現了實質性向好,大家已經一致認同,目前我們要做的是油脂,下跌加速,企業套期保值需要加強。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