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油菜籽供需從緊張轉入寬松

    2023-05-24
    摘要:

    通常供需同比寬松意味著價格承壓。2023/2024年全球油菜籽產量同比基本持平,維持8700萬噸的偏高水平,壓榨量小幅增加100萬噸至8100萬噸

    期貨日報

    A 產量持續增長

    油菜籽是僅次于大豆的全球第二大油料作物,2022/2023年度的產量占全球主要油籽產量的13%。

    全球油菜籽的主產國和地區包括歐盟、加拿大、中國、印度、澳大利亞、俄羅斯和烏克蘭等,這七個國家和地區的油菜籽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92%,是全球油菜籽市場的主要參與者。

    從種植周期上來看,歐盟、中國、印度、澳大利亞和烏克蘭都是秋播油菜籽,通常在第二年春季供應市場;而加拿大和俄羅斯是春播油菜籽,通常在當年的秋季供應市場。具體來看,加拿大和俄羅斯油菜籽在8—10月收獲;歐盟和烏克蘭在6—8月收獲;中國和印度在4—5月收獲;澳大利亞在10—11月收獲。

    2022/2023年度全球油菜籽產量出現跨越式增長,以8730萬噸的產量實現創紀錄水平,同比增長17%或1240萬噸。除加拿大油菜籽產量恢復性增長外,歐盟、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等產量同樣增加。

    具體來看,對于加拿大,2022/2023年度得益于單產同比高達40%的增長,油菜籽產量從前一年嚴重干旱導致的大減產中修復,同比增量525萬噸;對于歐盟,油菜籽產量從2019年的低點持續反彈,在2022/2023年度已回歸至1900萬—2000萬噸水平;對于澳大利亞,在2020/2021年度之前產量多年徘徊在200萬—400萬噸水平,在全球油菜籽市場占比并不大。但受豐厚的種植利潤刺激,從2020/2021年度開始澳大利亞油菜籽產量連續三年上臺階式增長,至2022/2023年度產量增加至830萬噸,進入主產國行列;對于俄羅斯,油菜籽產量也在明顯地持續增長,特別是最近10年,跨越了100萬噸、200萬噸、300萬噸等多道關口,在2022/2023年度實現400萬噸的歷史性突破,同比增量達123萬噸;對于烏克蘭,2022年年初雖然受到區域沖突影響,但因其為秋播油菜籽,收獲季又在三季度,因此,2022/2023年度油菜籽產量沒有受到戰爭損傷,反倒同比增長16%至350萬噸,實現創紀錄水平。

    對于2023/2024年,USDA5月報告預測全球油菜籽產量或穩定在8700萬噸,其中全球平均單產受澳大利亞拖累小幅下調,但印度、加拿大和中國的增量抵消了部分損失,最終產量同比基本持平。

    具體來看,2023/2024年度加拿大油菜籽產量預估為2030萬噸,同比增長130萬噸或7%,若排除2021/2022年度受干旱影響的年份,與5年平均水平相近。對于歐盟,受種植利潤和生長期良好天氣的雙雙加持, 2023/2024年度油菜籽單產和面積同比分別出現3%和2%的增長,最終產量預計為2050萬公噸,同比增長5%。對于中國,受政府政策扶持,2023/2024年度油菜籽種植面積繼續增長至735萬公頃,產量達到1540萬噸,為創紀錄水平。對于澳大利亞,在厄爾尼諾現象背景下主產區生長季存在干旱預期,市場對2023/2024年度澳大利亞油菜籽單產情況并不樂觀,預計同比大幅下降30%至1.51噸/公頃,產量受影響同比下降36%至530萬噸。澳大利亞是全球油菜籽的主要出口國之一,若減產預期兌現,將對2023/2024年度全球油菜籽出口供應產生影響。

    B 出口相對集中

    從貿易量上看,油菜籽同樣是全球第二大油料作物,僅次于大豆。2022/2023年度全球出口量達2030萬噸,占主要油籽總體出口量的10%。

    從出口構成上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烏克蘭是全球油菜籽的主要出口國,2022/2023年度出口占比分別為42%、31%和17%,合計達90%。

    加拿大是全球油菜籽的主要出口國,最高時出口占比達到82%,最近兩年因為自身產量下降市場占比降至50%左右。2022/2023年度加拿大油菜籽出口量恢復至860萬噸,比上年度520萬噸的出口量大幅增加,但距離出口高峰1100萬噸還有較大距離。

    澳大利亞近5年在全球出口市場占比逐漸提高,從2019/2020年度的10%提升至2022/2023年度的30%水平,絕對出口量達到630萬噸,占當年其產量的75%。

    烏克蘭油菜籽出口量在2022/2023年度同樣突破自身紀錄達到343萬噸,即其生產的油菜籽幾乎全部出口,自身消費量有限。

    俄羅斯在國際油菜籽出口市場占比不高,2022/2023年度僅為3%,但相對自身在最近5年同比增長量非常大,從2016/2017年度不足10萬噸增加至目前的55萬—65萬噸。USDA預計2023/2024年度俄羅斯油菜籽產量仍保持370萬噸的高位水平,但俄羅斯油籽出口政策收緊,預計出口量相應下降至55萬噸水平。另外,俄羅斯油菜籽為非轉基因品種,是我國油菜籽主要進口國之一,俄羅斯油菜籽出口量下降或對中國市場形成影響。

    歐盟、中國和印度同樣是全球油菜籽的主產國和地區,但在出口市場上并不活躍。其中歐盟油菜籽每年也有50萬噸左右出口,但相對其2000萬噸的產量和600萬噸的進口量來說,出口占比非常低;印度和中不出口油菜籽,全部產量都用于本國消費,并不增加國際出口貿易。

    對于2023/2024年度,USDA預計全球油菜籽出口量同比下降10.7%至1816萬噸,出口減量主要因為澳大利亞產量下降后帶來的出口量大幅萎縮180萬噸,烏克蘭油菜籽出口量同樣大幅下降58萬噸,抵消了加拿大出口增量,全球整體出口量從上年度的創紀錄水平下降。

    C 進口相對分散

    油菜籽的進口分布相對分散,全球油菜籽主要進口國和地區有歐盟、中國、日本、墨西哥和阿聯酋,這5個國家和地區進口量占了全球的81%。

    2022/2023年度全球油菜籽總進口量達到1910萬噸,隨著產量增加而增加。其中歐盟是全球最大的油菜籽進口地區,年度進口量在550萬—650萬噸,2022/2023年度進口量達到創紀錄的670萬噸,預計2023/2024年度進口量也處在550萬噸左右的中性水平。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油菜籽進口國,但是過去幾年因為進口利潤不佳等因素影響,油菜籽進口量大幅下滑。2021/2022年度中國油菜籽進口量下降至166萬噸,較2013/2014年度的500萬噸水平下降接近70%。到了2022/2023年度中國油菜籽進口量基于利潤修復有所增加,至380萬噸。預計2023/2024年度中國油菜籽的進口量將小幅降至300萬噸水平,同樣與壓榨利潤有關。

    日本也是全球油菜籽主要進口國之一,每年進口量維持在200萬—250萬噸,需求相對平穩,對價格變化并不敏感。墨西哥近兩年進口量維持在150萬噸水平,也相對比較穩定。阿聯酋國內有一個油籽加工廠,最近兩年進口量穩定在100萬噸,壓榨的油和粕全部用于出口。

    對于2023/2024年度,全球油菜籽進口需求因歐盟和中國兩個主銷地區的需求下降而下降,同比降幅11.6%或221萬噸,小幅高于出口減量。

    D 壓榨繼續放量

    2022/2023年度,基于產量增長和榨利豐厚,全球油菜籽的壓榨需求出現爆發式增長,全年壓榨量接近8000萬噸,同比增長11.2%,遠高于過去10年2.5%的年均增速。

    預計2023/2024年度,全球油菜籽壓榨需求會進一步放量至8106萬噸,達到創紀錄水平,增量主要來自歐盟、中國、加拿大等主要消費地區的壓榨需求增長。

    整體來看,對于2023/2024年全球油菜籽來說,產量同比基本持平,維持8700萬噸的偏高水平,壓榨量小幅增加100萬噸至8100萬噸,國際進出口貿易同比出現一定程度萎縮,導致期末庫存同比增加近10%至693萬噸,庫銷比恢復至6.7%。

    通常供需同比寬松意味著價格承壓,可關注即將到來的2023/2024年度全球油菜籽價格是否能兌現下跌預期。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