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lcn油訊
簽署聲明的12家全球農糧巨頭都是誰?它們因何共同發聲?
進入11月的兩周以來,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英國城市格拉斯哥,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在此召開。
今年的峰會被視為拯救地球的最后機會,大會聚集了世界各國領導人、企業和環保專家,討論控制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旨在將全球變暖控制在較工業革命前水平高出1.5攝氏度的目標。

會議期間,全球12家最大的農產品貿易和加工企業發表了一項聯合聲明,承諾在第27屆氣候變化大會之前,將推出一項供應鏈共同行動方案,以幫助實現1.5攝氏度溫控目標,其內容將涉及環境政策、碳排放透明度、改善農民生計等。
這些企業年收入總計近5000億美元,主導著全球主要農產品的生產和貿易,包括一半以上的巴西大豆出口和全球棕櫚油貿易,以及可可、牛肉等大宗農產品。
該聲明是在大會舉行的第二天11月2日發布。當天,包括中國在內的100多個國家宣布加入《關于森林和土地利用的格拉斯哥領導人宣言》,各方承諾到2030年阻止森林消失和土地退化進程。
聲明指出,各企業認識到大宗農產品行業對解決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以及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十分重要。12家企業共同承諾,將與各國政府、農民以及供應鏈上其他伙伴一起加速行動,進一步推動森林砍伐問題的解決,以實現2050年凈零碳排放目標。
森林、農業和糧食安全環環相扣,如何在使用更少的土地的同時養活全世界更多的人,大型農糧企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中糧國際在公司最大資產所在地巴西,通過建立可追溯的、可持續的大豆供應鏈,持續推動消除當地農業生產中存在的毀林問題,并取得顯著成果。中糧國際表示,到2023年將實現巴西直接采購大豆的全面可追溯。
格拉斯哥聯合聲明的發布,釋放了全球農糧企業加強團結應對氣候變化的信號,簽署聲明的12家農糧企業展現了責任擔當,將成為綠色轉型的推動者和踐行者,以建設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韌性且更可持續的農業糧食體系。
這12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農糧巨頭都是誰?
(以下按公司名字母順序)
美國ADM
全球最大的農產品加工商和食品配料供應商之一,將油籽、玉米、可可和小麥等原材料轉化為食品配料、動物飼料、可再生燃料及工業原材料,供全世界消費者和企業日常使用。
巴西Amaggi
巴西領先的私營糧商以及種植企業之一,主要從事大豆、玉米等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和貿易,被認為是世界最大的私營大豆生產企業。
美國邦吉Bunge
世界領先的農業和食品公司,全球最大的大豆和谷物加工商之一,形成了從農場到消費者的一體化供應鏈和生產鏈,業務涵蓋農業、食品業、糖業、化肥和生物能源。
美國嘉吉Cargill
美國最大的私人控股企業之一,是一家集食品、農業、金融和工業產品及服務為一體的跨國企業,業務遍及70個國家,致力于實現以安全、負責任且可持續的方式滋養世界的目標。
中糧國際
全球谷物、油籽和糖供應鏈中的領先國際農商企業,中糧集團農糧業務的海外統一采購、調配、投資和發展平臺,以可持續的方式,提供世界所需的糧食。
新加坡金光農業資源
全球最大的棕櫚油農業綜合企業之一,新加坡上市企業,種植園位于印度尼西亞,與農民合作種植油棕櫚,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今天和未來生產糧食和燃料。
巴西JBS
世界最大的肉食加工企業之一,全球公認的肉類蛋白領導者,主要從事牛肉、豬肉、雞肉等產品的生產、加工和出口,業務遍及15個國家。
路易達孚
全球領先的農產品貿易與加工企業,多元化的業務組合貫穿于從農場到餐桌的整條價值鏈,包括谷物油籽、棉花、大米、咖啡、果汁、糖、海運、金融等。
巴西Marfrig
世界第二大牛肉生產商,漢堡包生產的全球領導者,致力于生產基于動物蛋白的高附加值食品,產品還包括冷凍蔬菜、羊、魚和醬汁。
奧蘭國際Olam
全球領先的綜合農產品與食品配料的供應鏈管理商和加工商,新加坡上市企業,在可可、咖啡、棉花、堅果和香料等業務領域建立了領先地位。
威特發 Viterra
嘉能可旗下從事糧油加工及貿易的大型跨國企業,在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市場占據領先地位,包括谷物、油籽、豆類和棉花等大宗商品的貿易和加工。
新加坡豐益Wilmar
領先的農業綜合型跨國糧油企業集團,新加坡上市企業。業務包括棕櫚種植、油籽壓榨、米面油加工、食糖、油脂化工等,在全球有超過500家工廠、覆蓋50多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