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58年歷史的嘉吉是全球最大的農業企業,在70個國家擁有超過15萬名員工。這家公司在日內瓦有交易員,在黑海碼頭有雇員,在泰國養殖羅非魚,而它的總部位于美國中西部的明尼蘇達州。
嘉吉的全球影響力使其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今年該公司的高層發生了變化。
63歲的麥偉德于1月1日卸任首席執行官一職,此前他帶領這家農業巨頭經歷了最具活力的變革年代。在領導層交接期間,他仍擔任董事會執行主席。
他預言,他的繼任者布萊恩·賽克斯將不得不面對一個日益動蕩的世界。
在去年12月的一次媒體采訪中,麥偉德表示,在他的職業生涯中,過去的三年最為瘋狂。
“如果你想想1990年到2020年,一切相對平靜。現在世界又重演歷史:地緣沖突、武裝沖突、瘟疫大流行。”麥偉德說,“布萊恩接手的嘉吉公司更大了,有不同的業務組合;而當今的世界已不同以往。”
他表示,新冠疫情、通貨膨脹、俄烏沖突、美國政治不確定性和饑荒威脅,仍將是近期的主要挑戰。
"未來10年將比過去10年更加動蕩、復雜和不確定。" 他說,對嘉吉公司來說,"這意味著將有持續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以及增長的機會"。
自2013年麥偉德掌舵以來,嘉吉公司出售了其能源、鋼鐵、資產管理和美國豬肉業務;它同時也收購了一些公司,這些公司使嘉吉更多地向海產品、動物營養和生物產業(基于農業的石油產品替代品)傾斜。
去年,該公司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收購,通過與大陸谷物公司的合資企業收購了桑德森農場,成為了美國最大的家禽生產商之一。
在此期間,食品和農業對環境的影響已成為令人關注的焦點。公眾對全球供應鏈的關聯性認知已經變得更加成熟,而嘉吉在其中扮演著核心角色。與此同時,對嘉吉的批評聲音也越來越響亮、越來越尖銳。
嘉吉買賣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從鹽、棕櫚油到小麥,并生產用于各種產品的基礎原料——從生物基塑料替代品到用于加速藥物在人體內代謝的物質,再到化妝品和護膚品的原材料。
它是世界最大的貨船運營商之一,經營著擁有650多艘船只的遠洋船隊。除此之外,嘉吉規模最大、最引人注目的業務是肉類,在該領域處于領先地位。
嘉吉也是盤踞行業頂峰時間最長的大宗商品交易商之一,能夠在市場周期中乘風破浪。
大宗商品交易具有高度的周期性,在麥偉德擔任CEO的頭幾年,市場波動較小,謀利機會也少,嘉吉的收入下降,甚至出現了虧損。
2020年新冠疫情導致的供應鏈混亂、2022年爆發的俄烏沖突,引發大宗商品歷史性的價格波動,從小麥到石油各個市場迎來令人瞠目結舌的利潤機會,嘉吉也成受惠者。
從2020年開始,私人持股的嘉吉在決定不再像前幾年那樣公布凈利潤等財務細節,將披露的信息縮減至一個公開數字:年收入。
2022財年(截至5月31日)嘉吉公布的營業收入為1650億美元;根據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最近的一份報告,該公司的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通常被用作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標--在2022財年超過了120億美元,比上一財年增長了28%,再次刷新歷史紀錄。
對于這個年營收過千億美元的巨頭,有人曾非議其利潤率常年不足4% ;麥偉德也曾表示,食品行業和農業是一個利潤微薄的行業,不像高科技行業或某些制造業,理想狀態下,利潤率能介于5%至10%,已非常有難度。
而在全球糧食危機警報拉響、人們為食品價格上漲所困的時期,嘉吉卻依靠糧食及食品生意收獲了理想的豐厚利潤,這遭到來自社會各界更為猛烈的抨擊。有人稱嘉吉為最成功的公司,也有人說嘉吉是最糟糕的公司。
在麥偉德掌舵的十年里,嘉吉還面臨著來自環保組織的強烈批評;因為嘉吉參與的農業供應鏈,也是全球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來源。比如,環保組織要求嘉吉加快實現其在巴西大豆供應中的零森林砍伐承諾。
麥偉德表示,改變需要的時間比人們預期的要長。農業和食品本身無法解決氣候問題,企業可以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問題是消費者有多少信心,因為最終將由他們的購買習慣來驅動供應鏈。
嘉吉不是上市公司,作為美國最大的私人控股企業之一,近90%的股份依然牢牢掌握在約100名家族成員手中,這給公司披上了一層強大的隱形外衣,得以低調行事。
很多挑戰仍繼續擺在嘉吉新任CEO面前。前首席運營官兼蛋白質業務主管賽克斯已接棒麥偉德,成為嘉吉第十任首席執行官。
賽克斯將如何率領嘉吉穿越下一個動蕩的十年,繼續在全球食物鏈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又將觸發全球農糧行業版圖哪些變化?業界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