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油市場報
4月15日,《油茶籽油》國際標準啟動暨油茶籽油加工產業科技創新峰會在湖南臨湘市召開,中國糧油學會首席專家、油脂分會名譽會長王瑞元,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會長、全國糧油標準委員會油料及油脂分技術委員會主任何東平,全國糧油標準委員會油料及油脂分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改司二級巡視員高均凱等出席并講話。
王瑞元在報告中指出,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是由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共同建立,以保障消費者的健康和確保食品貿易公平為宗旨的一個制定國際食品標準的政府間組織的權威機構。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將制訂《油茶籽油》國際標準交給中國,不僅是對我們的信任,也是對我國油茶產業發展的高度認可。
王瑞元表示,針對油茶產業投入較大、產出較慢、影響種植經營者現實積極性等實際問題,要繼續呼吁政府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對發展油茶產業的支持力度,切實把發展油茶產業作為我國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作物產能提升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像支持發展大豆產業和支持發展其他油料作物一樣,持之以恒的加大對油茶產業發展的資金支持力度。
何東平在講話中介紹了我國油脂油料生產和消費情況。強調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將制訂《油茶籽油》國際標準交給中國,這是對我們的最大信任,也是我國第一次承擔食用油脂國際標準的制訂工作。為此,必須高度重視,高質量完成這項標準的制訂工作。要充分認識制訂《油茶籽油》 國際標準的重要性,傾聽行業專家聲音,動員企業積極參與,齊心協力把這項國際標準制訂好,增強中國在國際食品行業的話語權,進而推動我國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初,全國油茶種植面積已達約7000萬畝,茶油產量90萬噸,相比2009年的4531.2萬畝,增長54.49% ;全國參與油茶加工的企業已近3000家,規模以上企業931家。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段章群、中國油茶知名專家馮紀福、湖南省林業科學院研究員陳永忠、長沙理工大學教授吳蘇喜、中國林科院亞林所研究員方學智、武漢食品化妝品檢驗所研究員楊永、江南大學教授金青哲、武漢輕工大學教授龍子午、中糧工科(西安)國際工程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魏冰、武漢輕工大學博士高盼等行業專家作主旨報告,介紹了油茶籽油國際標準的研究、我國油茶產業發展形勢、油茶標準化建設、油茶籽油制取新技術、油茶籽油中塑化劑污染防控、油酸和高油酸油的健康特性、不同制油工藝對油茶籽油主要微量成分及氧化穩定性的影響、油茶籽油開發及其產品創制等,使與會代表受益匪淺。
湖南九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會議的承辦單位,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集油茶樹種植,鮮茶果加工、茶油壓榨,精煉及濃香菜籽油壓榨精煉、銷售全產業鏈于一體的企業,先后被評為湖南省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湖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湖南省產業扶貧龍頭企業。公司董事長劉曙在致辭時表示,這次會議從油茶籽油的標準、生產、品質控制、質量安全、營養與健康及產品開發等方面進行廣泛的交流,為油茶企業指明了發展方向,將推動我國油茶籽油加工產業的創新發展。
本次會議由全國糧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油料及油脂分技術委員會主辦。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參觀了湖南九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油茶種植基地和工廠。(原文將刊登于2023年4月18日糧油市場報A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