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極發展木本油料生產 提升國內油脂供給能力

    2023-06-01
    摘要:

    到2025年,新增或改造木本糧油經濟林5000萬畝,總面積保持在3億畝以上,木本食用油年產量達250萬噸。

    《中國糧食經濟》 張立偉

    我國木本油料樹種資源豐富,分布范圍廣,種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木本油料作物有150多種,但每種含油量、油脂品質差別較大,具有開發應用價值和推廣種植的木本油料作物只有10多種。2020年,《關于科學利用林地資源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在南方15省區打造油茶產業融合發展優勢區,在西部省區適宜地區積極擴大油橄欖種植,在中原地區統籌推動油用牡丹種植,在北方及西部適宜地區充分發掘仁用杏、榛子等重點樹種栽植潛力,在北方干旱區適當發展長柄扁桃、文冠果等樹種,在適宜地區積極推廣山桐子、元寶楓、銀杏、香榧等特色木本糧油樹種。到2025年,新增或改造木本糧油經濟林5000萬畝,總面積保持在3億畝以上,木本食用油年產量達250萬噸。

    一、我國木本油料生產情況

    目前,我國大規模推廣種植并已形成產業化的木本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茶、核桃、油橄欖和油用牡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統計,2020年全國木本油料生產食用油約104萬噸;2021年油茶籽和核桃產量大幅增加140多萬噸,木本油料榨油量增加,木本食用植物油產量超過120萬噸。

    (一)油茶生產情況

    油茶為多年生灌木或小喬木植物,是我國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樹種,有2300余年的栽培和利用歷史。油茶與油橄欖、油棕櫚、椰子并稱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與核桃、烏桕和油桐并稱為我國四大木本油料植物(烏桕和油桐生產的油脂只能用于工業,不能食用)。油茶樹適宜生長在溫暖濕潤的低山丘陵和山區,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15個省(市、區),其中,湖南、江西和廣西面積最大,占全國比重超過65%。新種油茶樹一般4年開始結果,7~8年后進入豐產期,每年10月下旬開花,次年10月果實成熟。由于油茶樹花果共存,只能人工采摘油茶果。

    茶油是一種優質食用油,以油酸、亞油酸為主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在90%以上,人體消化吸收率高達97%,被稱為“東方的橄欖油”。茶油除了用于烹調和煎炸外,也可用于食品和醫藥行業,還可加工成高級護膚化妝品及用于化工行業。茶籽餅粕中茶皂素含量較高,茶皂素不僅具有優良的表面活性作用,還有滅菌、殺蟲和消炎作用,廣泛應用在日用化學、醫藥、生物農藥、建材化工等行業。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油茶生產曾經幾起幾落,直到上世紀90年代才步入平穩發展軌道,2006年國家林業局發布《關于發展油茶產業的意見》以來,各級政府部門對油茶生產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通過大力推廣應用油茶新品種、新技術,對現有油茶林進行撫育、更新和改造,在宜林荒山荒地新造高產油茶林,我國油茶生產持續快速發展。

    2008年我國油茶林面積為4531萬畝,到2018年增加至6700萬畝;油茶籽產量由99萬噸增加至263萬噸;平均單產由21.8公斤/畝提高至39.3公斤/畝。2021年我國油茶林面積達到7300萬畝,較2008年增長61.1%;油茶籽產量達到394萬噸,較2008年增長298.0%;平均單產達到54公斤/畝,較2008年增長147.7%。按照油茶籽平均出油率26%測算,2021年我國茶油產量達到102.4萬噸,首次超過100萬噸。未來,隨著油茶籽產量的不斷增加,茶油產量將會繼續提高。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的《油茶產業發展指南》提出,到2025年,全國油茶種植面積達到 9000萬畝以上,完成2000萬畝低產低效油茶林改造,茶油產量達到200萬噸,產值達到4000 億元。

    (二)核桃生產情況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核桃生產國,核桃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一半以上。核桃生長適應性廣,在全國20多個省(市、區)都有種植,其中,云南和新疆是我國最大的核桃主產區,年產量均超過100萬噸,其次是四川和陜西,4省區合計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比重超過75%。

    本世紀以來,我國核桃種植面積和產量不斷增加。近十年,產量增速明顯加快。2000年我國核桃產量只有31萬噸,2010年首次突破100萬噸至128萬噸,2021年全國核桃總產量達到540萬噸。我國核桃產量快速增加,除了面積持續增加外,單產提高也是重要原因。2000年我國核桃種植面積只有1100萬畝,2010年增加至3600萬畝,平均單產由28.2公斤/畝提高至35.6公斤/畝,2015年種植面積增加至4353萬畝,平均單產達到76.5公斤/畝。近年來,我國核桃種植面積大幅增加,但由于新種核桃樹尚未進入盛果期,核桃單產明顯下降。未來隨著近年新種核桃樹進入盛果期,核桃產量將會繼續增加。

    核桃是藥食兩用果實,富含脂肪、膳食纖維、蛋白質和核桃多酚。核桃仁含油量高達60%~70%,核桃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以促進腦部神經發育,有提高記憶力的功效。2015年之前,我國核桃主要用于休閑小食品、食品配料和直接食用,用于榨油的數量很少。近幾年,隨著核桃產量的快速增加,國內核桃市場呈現供過于求的局面,導致核桃價格大幅下跌,核桃榨油優勢開始顯現,用于榨油的核桃數量不斷增加,核桃油產量快速提高。據調查,2021年我國核桃油產量已超過10萬噸,未來核桃油產量將會繼續保持增加態勢。

    (三)油橄欖、油用牡丹和其他木本油料生產情況

    油橄欖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世界油橄欖種植主要集中在地中海沿岸國家,我國油橄欖適宜種植區域主要集中在甘肅隴南、四川北部、云南、湖北和重慶部分地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油橄欖種植面積135萬畝,鮮果產量5萬噸左右,平均單產37公斤/畝,生產橄欖油1.3萬噸左右。由于適宜油橄欖生長地區較少,未來我國油橄欖種植面積難以大幅增加,國產橄欖油產量增長有限。

    油用牡丹是我國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主要分布于山東、河南、陜西、安徽、甘肅、湖南等省份。目前,國內油用牡丹種植面積達到194萬畝,年產牡丹籽油約5.3萬噸。

    除了油茶、核桃、油橄欖和油用牡丹4種木本油料外,文冠果、長柄扁桃、光皮俫木、元寶楓、長柄扁桃、山桐子等木本油料也可以用來榨油,但由于產量普遍較小,目前尚未形成規模化生產,其生產和消費數據也缺少權威的統計。

    二、存在的問題

    (一)品種老化,優良品種推廣應用不足

    長期以來,我國木本油料生產一直采用實生種子繁殖,不少地方仍按傳統生產方式種植,沒有形成科學化種植,導致單產低、效益低,影響農戶種植積極性。近年來,各地選育了一系列高產優良品種(系),但由于建設種苗繁育基地、優良品種推廣等資金不足,高產優良種苗的生產難以滿足生產用苗的需要。

    (二)新種和低產林改造投資大,投資周期長

    油茶等木本油料良種造林及現有林低產改造一次性投入很大,回報周期較長,導致林農對新造和改造木本油料林的積極性不高。比如,新造油茶林每畝投資在1500 元左右,高接換冠(在已形成樹冠的大樹上進行嫁接,以形成較大的樹冠,促進產量增長)以及復墾改造油茶林每畝成本超過2000元。

    (三)資源綜合利用率低,加工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我國木本油料加工長期處于粗加工階段,產品質量控制能力較差,加工產品科技含量低。雖然近十年來油茶、核桃、油橄欖等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發展較快,但從整個產業來看,還需全面提高加工利用技術水平,將加工延伸到精深加工領域。

    (四)宣傳力度不夠,相關產品認知度不高

    木本油料生產的植物油具有優質食用油全部功能特性,但由于市場宣傳推廣力度不夠,加上木本植物油價格普遍較高,市場認知度低,企業產品銷售存在一定困難。

    三、有關建議

    木本油料產業鏈條長,涉及的部門和行業多,關系到農民的切身利益,必須加強對木本產業發展的宏觀指導,健全管理體制,搞好部門協作與配合。

    提高加工利用水平,拓寬產品深加工鏈。核桃、油橄欖、油茶等木本油料作物都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深加工價值,把木本油料的綜合利用和精深加工技術作為振興產業的重要舉措來抓,引導加工企業與相關科研院所建立緊密合作關系,開展高品質精深加工、標準制定與加工技術研究,把產品的多樣化作為拉長產業鏈條和增強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不斷開發引領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拓寬整個產業鏈的銷售渠道。

    加大木本植物油市場宣傳和推廣力度,充分利用各類媒體、科普基地等,宣傳普及木本植物油營養保健知識,為木本油料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條件。

    積極扶持龍頭企業的發展,鼓勵龍頭企業通過各種方式建立原料生產基地,與農民建立多種形式的利益共同體,帶動產業的健康發展。大力建設和實施品牌戰略,提升木本植物油產品的科技含量和系列產品的附加值。

    (作者:張立偉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總工程師)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