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觀憂慮與基本面利空相疊加,油脂市場加速下跌

    2023-06-01
    摘要:

    國內油脂市場在供需雙重壓力下不斷向下尋找支撐,當前期現貨與內外盤均形成弱勢聯動,有望推動熊市進程繼續深化。

    中金財富期貨 于瑞光

    概述:美國大豆播種快于常年,作物區良好的天氣條件強化豐產前景。馬來西亞5月份棕櫚油產量大幅增加而出口維持穩定,庫存壓力顯著提高。國內商品市場普遍承壓下跌,國內三大油脂期貨在供應回升與需求下降的預期中加速回落。

    美豆播種過八成,良好天氣提振產量前景

    美國農業部公布的作物生長報告顯示,截至5月28日當周,美國大豆種植率為83%,去年同期為66%,五年均值為65%;當周美國大豆出苗率為56%,去年同期為36%,五年均值為40%。美豆良好開局在提振產量前景的同時也降低了未來天氣炒作發生的概率或強度。天氣預報顯示,美國中西部作物區天氣干燥,有助于作物播種。美國農業部在5月供需報告中預計,2023年美國大豆播種面積為8750萬英畝,收割面積為8670萬英畝,兩者基本與去年持平;美豆單產預計為52蒲式耳/英畝,明顯高于2022年的49.5普式耳/英畝,美豆產量預計達到1.2274億噸億噸,較上年增加636萬噸。美國農業部報告奠定新季美豆增產預期,報告后CBOT大豆市場持續下跌,新季大豆合約已經跌至2021年年初水平,弱勢特征十分突出。

    南美大豆產量預計大幅增加,全球大豆供應更趨寬松

    對于2023/2024年度南美大豆供需展望,美國農業部預計新年度巴西大豆產量為1.63億噸,繼續保持趨勢型增產狀態。阿根廷大豆產量預計為4800萬噸,恢復到該國正常產量水平。如果實現這一產量預期目標,南美主要大豆生產國大豆產量將同比增加3190萬噸,將繼續深化全球大豆供應寬松局面。受各主要大豆生產國均出現增產影響,2023/2024年度全球大豆供需平衡表中多項數據出現較大變動,其中全球產量預計達到4.1059億噸,上年度為3.7042億噸,同比增加4017萬噸;全球大豆出口量為1.7241億噸,同比增加414萬噸,期末庫存則由上年度的1.0104億噸增加到1.225億噸。全球新增產量無法消化,很大一部分將以庫存的形式儲存起來,無疑將延長全球大豆供應寬松的周期。

    5月產量大增出口穩定,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壓力增加

    目前東南亞棕櫚油進入季節性增產周期,預計未來幾個月產量將持續提升。。據南部半島棕櫚油壓榨商協會(SPPOMA)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1-25日馬來西亞棕櫚油單產增加43.69%,出油率增加0.17%,產量增加45%,5月全月大幅增產已無懸念。船運調查機構ITS發布的數據顯示,馬來西亞5月1-25日棕櫚油產品出口環比下降0.7%,AmSpec Agri公布的同期數據為增長0.7%。預計5月全月出口維持穩定或小幅增長。馬來西亞5月棕櫚油產量大幅增加而出口增長乏力,預計5月庫存將顯著攀升,無疑為價格上行增添新阻力。

    油脂供應保持寬松,對利空因素尤為敏感

    自4月下旬以來,受海關檢疫政策變化影響,進口大豆進廠節奏受到干擾,一度打亂油廠正常的壓榨節奏,部分企業被迫停機等豆。從5月下旬開始,進口大豆到廠量明顯增多,進口節奏趨于正常。隨著進口大豆到港量提升和企業完成檢修,前期停機的北方油廠陸續恢復壓榨。據統計,上周大豆壓榨量達到208萬噸,本周預計將達到220萬噸,帶動豆油進入累庫周期。最新庫存統計顯示,國內三大植物油庫存整體保持升勢,其中豆油和菜油庫存的增加抵消了棕櫚油庫存的下降。國內商品市場因擔憂需求萎縮出現系統性下跌,同樣也為油脂需求前景蒙上陰影。國內油脂期貨市場自年初以來一路下跌,菜油期貨累計跌幅已過30%,棕櫚油跌幅也已超過20%,市場下跌進程仍在不斷深化,并對利空因素保持高度敏感性。

    近期國內外油脂期貨市場展望

    美國大豆良好開局以及宏觀壓力導致近期CBOT大豆市場破位下行,近期美豆主產區天氣條件整體有利于美豆播種收尾工作和作物早期生長。最新的氣象模型顯示,6月份美國大豆產區天氣形勢整體較好。在美豆市場缺少利多炒作題材的背景下,豐產預期有望繼續主導盤面維持弱勢。美國農業部對新年度三大主產國的大豆產量作出增產預測,為遠期豆類市場奠定利空基調。美國債務上限問題仍未完全解決,宏觀層面對市場情緒影響依然顯著。國內油脂市場在供需雙重壓力下不斷向下尋找支撐,當前期現貨與內外盤均形成弱勢聯動,有望推動熊市進程繼續深化。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